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亢宇航、张敬江、杨琳、梁诺、张莹、鞠博文)湖北大学 “文华小筑” 辅导员工作室指导的 “陌上花开” 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携手襄城区尹集乡白云村开展了 “多彩的梦想” 主题课程。作为助力青少年成长规划的特色实践活动,课程通过互动分享、任务引导与创意绘制相结合的多元形式,有效拓宽了学生们的成长视野,帮助他们明晰人生方向,为乡村青少年的成长之路注入了温暖力量。
互动启思,点燃梦想火花
课堂伊始,志愿者便以一句充满温度的提问开启了这场梦想之旅:“大家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贴近成长的问题瞬间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原本安静的教室立刻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同学说想当医生治病救人,有的想做科学家探索宇宙,还有的立志成为教师培育新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志愿者认真倾听每一个梦想,不时点头赞许,并用鼓励的话语引导大家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学生们不仅勇敢表达了心中的向往,更在潜移默化中开始思考梦想的价值与意义。
图为志愿者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杨琳摄
任务引领,规划成长路径
互动分享后,志愿者向每位学生发放了精心设计的 “梦想任务单”。任务单上清晰列出了 “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为什么选择这个梦想”“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等问题。拿到任务单的孩子们立刻投入思考,有的眉头微蹙认真书写,有的则与身旁同学小声交流想法。志愿者巡回指导,从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国家发展需要三个维度,为孩子们提供具体的思考方向。“如果你的梦想是当农业科学家,既要考虑自己是否喜欢植物生长,也要想想家乡的农业发展是不是需要这样的人才哦。” 一位志愿者耐心讲解道,帮助孩子们将个人梦想与更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
图为同学们写的 “梦想任务单” 杨琳摄
画笔绘梦,勾勒人生蓝图
课程的最后环节,志愿者邀请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画纸上绘制属于自己的 “人生之路”。有的同学用五彩斑斓的线条画出从学校到实验室的路径,旁边标注着 “每天阅读 1 小时科学书籍”;有的则画下蜿蜒的山路,终点是乡村学校,旁边写着 “考上师范大学,回到家乡教书”。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着未来的模样,每一笔都充满了认真与期待。当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彼此分享着对未来的设想。
此次 “多彩的梦想” 主题课程,不仅让白云村的学生们勇敢表达了心中的梦想,更帮助他们初步学会了规划成长路径。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的自我认知能力、目标意识和创造思维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未来,这颗梦想的种子必将在持续的滋养下生根发芽,激励着孩子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