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博物馆举办“两汉文明与能源发展史”主题展 多维呈现地域文化脉络

发布时间:2025-07-28 22: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朕蕲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深入挖掘淮北地区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从两汉到近现代的文明传承与发展,7月28日,淮北博物馆全新推出“两汉文明与能源发展史”特展。本次展览由淮北市文化旅游局主办,淮北博物馆承办,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互动体验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与青年大学生参观。

两汉瑰宝亮相,重现盛世文明

步入展厅,“两汉文明”展区的文物陈列令人驻足。其中,一组标注“盛世瑰宝”的展品尤为引人注目,包括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皿、造型古朴的陶俑及刻有文字的竹简。展柜旁的说明牌详细介绍了淮北地区在两汉时期的历史地位:“汉元六年(前117年),淮北属沛郡管辖,因地处中原腹地,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产区与冶铁基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来自淮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系学生王萌在参观时说:“这些文物让课本上的‘两汉盛世’变得鲜活起来。特别是那组记载地方治理的竹简,清晰展现了当时的行政制度,对我们的研究很有价值。”展区内,景德镇窑青白釉抱鞠童图瓷器更是引发围观,这件宋代文物以孩童蹴鞠为主题,釉色晶莹,生动反映了古代淮北地区的民俗风情。

 

图为“两汉文明”展区标注“盛世瑰宝”的文物陈列,展现淮北地区汉代历史风貌。

 

图为电子形式景德镇窑青白釉抱鞠童图瓷器,反映古代淮北民俗文化。

能源主题展区,追溯工业记忆

展览的另一亮点是“能源之城”板块,通过实物、图片与多媒体技术,系统梳理了淮北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展区中央的“历史长河主体浮雕”长达20米,以艺术化手法再现了从古代冶铁到现代煤化工的产业变迁,浮雕旁的文字注解写道:“淮北的能源开发史,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缩影,承载着几代人的奋斗记忆。”

市民李先生带着孩子参观时,指着一组上世纪50年代的采煤工具说:“我父亲曾是煤矿工人,这些工具让我想起了他讲述的井下作业故事。这样的展览能让年轻人了解城市的‘根’与‘魂’。”展区还设置了互动装置,参观者可通过3D模型直观了解煤炭的形成与开采过程,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

图为“能源之城”展区的“历史长河主体浮雕”,展现淮北能源发展历程。

多元活动联动,深化文化传播

为让展览内容更易被公众接受,博物馆同步开展了系列配套活动。每周六的“文物守护者”讲解活动中,志愿者会带领观众深入解读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的“小小考古家”体验课,通过模拟发掘、文物拓印等环节,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淮北博物馆馆长表示:“本次特展旨在通过多维视角,让观众既能触摸两汉文明的历史温度,也能感受能源城市的工业精神。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出更多主题展览,让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截至目前,展览已接待参观者超5000人次,预计将持续至10月30日。市民可通过淮北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杨朕蕲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