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期间,来自青岛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三下乡队伍以“科技赋能,耕云播雨”为理念,赶赴临沂市沂水县许家湖镇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贴心的便民服务与深度的互动交流,团队不仅为村民解决了实际难题,更让队员们在躬身实践中加深了对乡村的认知与情感联结。
田间地头传技艺,花香里融专业
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地头,挽起衣袖协助村民栽种月季幼苗。在亲身体验农耕劳作辛劳的同时,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向村民普及花卉养护的科学方法,从浇水频率、施肥技巧到病虫害防治,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用指南,让专业知识伴着花香融入乡土。
巧搭制冷小设备,清凉中递关怀
队员们凭借专业知识中所学到的电路控制与制冷原理,亲手搭建起简易小冰箱。他们将一箱箱饮用水冰镇后,及时送往田间在烈日下挥汗劳作的农户手中。40余瓶沁凉清水,覆盖数户人家,让高温里流淌的汗水,因这份清凉传递的关怀多了几分慰藉,也让专业知识在守护烟火的实践中,照见温暖底色。
免费检修解民忧,技术中显担当
团队成员们依据所学知识免费为村民们维修家电。在为村民检修电风扇、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时,队员们一边细致排查故障、更换零件,一边与村民拉家常,耐心倾听他们的生活需求以及使用科技产品时的困惑。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团队当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用技术为生活“解忧”。
宣讲互动播种子,精神中植信仰
团队还面向村里的孩子们开展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通过讲述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生动历史故事,搭配“气球动力车”“简易指南针”等趣味简易的科学实验,既点燃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崇尚科学的种子。
此次实践活动虽规模不大,却让“耕云播雨”的理念真正在乡土间落地生根。青岛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乡村不仅是技术的简单应用,更要深深扎根民生需求,用实际行动把温暖与便利送到村民身边。未来,学院将持续总结经验,带领更多青年学子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颜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