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李杨清、李语欣、张雪妮、陈明、扶妙元、刘升恒、莫琳芝、刘易斯、王恩乐)近日,在郴州市永兴县悦来镇鸦鹊村“玩美伙伴”图书馆内,来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春晖育苗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带领村里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之旅。这一次,古老神秘的大理甲马艺术,跨越山水,在孩子们灵巧的指尖与斑斓的色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装点这座乡村知识殿堂的独特风景。
活动聚焦于一幅以“玩美伙伴”图书馆为灵魂核心的木刻画,其创作者“游民儿”以刀为笔,在木板上刻画出图书馆温暖亲切的轮廓。实践团的成员们以此为载体,引导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艺术家。调色盘上,明黄、翠绿、天蓝……颜料在孩子们手中旋转、交融,幻化成他们心中图书馆最动人的色彩。稚嫩而专注的小手紧握画笔,小心翼翼地将色彩填满木刻的沟壑。每一笔的涂抹,都是童真想象力的奔涌,更是对乡土文化符号最深情的触碰。古老的甲马图案,在孩子们赋予的色彩魔法下,褪去岁月风尘,变得鲜活灵动,跃然板上,最终化作一幅凝聚集体巧思的斑斓画卷,悬挂于图书馆的墙壁,无声诉说着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对话。
▲图为图书馆陈列的共同制作的非遗扎染作品和木刻画
图书馆的另一隅,暖意同样在流淌。图书馆负责人唐远望精心收集、筛选了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与孩子们互动、学习的珍贵瞬间,专门开辟了一方“时光印记”照片墙。孩子们的小手兴奋地在一张张照片上流连,与身旁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热烈讨论着:“这张!这张是我在看书!”“我喜欢这张和老师一起画画的!”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共同选取、亲手张贴,在精心布置下,那些洋溢着求知光芒的笑脸、俯身指导的温柔身影都被定格在了图书馆的白墙上,共同拼凑成一幅充满温度与故事的乡村教育图景。这面墙,不仅记录了陪伴的温暖,更成为孩子们回望成长、感知被珍视的温馨角落。
▲图为可供涂色的木刻画底图与待上墙的照片
“甲马不只是祈福的符号,它承载的线条与故事,是走进孩子心灵、激发审美感知的一扇窗。”一位实践团成员在活动结束后深有感触。这场以非遗甲马为媒的填色之旅,其意义远不止于完成一件作品。它让孩子们在触摸木纹、调和色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亲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肌理。专注力在笔尖凝聚,创造力在色彩间迸发,美的种子悄然在心田播撒。当孩子们亲手将色彩注入古老的甲马,当他们共同装点承载着自身身影的照片墙,一种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一种对身边“知识殿堂”的热爱之情,也在潜移默化中滋长。
▲图为图书馆负责人于门口摆放”玩美伙伴“木板画
非遗甲马在孩子们手中焕彩,方寸照片定格成长点滴,都是“寸草心计划”在阡陌间播撒美育甘霖的生动实践。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春晖育苗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将继续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以文化为犁,以美育为种,深耕乡村教育的沃土。他们深信,每一次对非遗的唤醒,每一次对美的启迪,都是在为乡村孩子的心灵世界涂抹亮色,为古老技艺的生生不息注入青春活力,更为广袤田野的振兴图景,增添最温暖、最持久的文化底蕴。以寸草心,育满园春——这束源自传统、照亮童心的美育之光,必将在希望的田野上,恒久闪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杨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