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必修课”在青穗少年们的心中反复上演——一堂没有“咦”声的性教育课

发布时间:2025-07-25 22: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雨阳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王舒 谈茜)7月14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一师青衿,昭明传薪”乡村振兴促进团为深入贯彻文化下乡、卫生下乡的精神内核,志愿者老师谈茜把“青春必修课”作为精准教育帮扶的切入口,将科学的性健康知识送到浏阳市金刚镇昭明完小青穗班的课堂,让班级五、六年级的乡村儿童在本土校园就能与城市孩子同频共振,共享同一份坦然、尊重与成长的阳光。

先立规矩再谈身体:课堂里听不到起哄声

“正式上课前,需要大家和我一起共同遵守两个要求:一是不允许发出“咦”声,不允许起哄怪笑;二是男生女生之间都要相互尊重。”谈老师开门见山地将两个要求写进课堂纪律中,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承诺后,这堂从未正式在孩子面前开展的“青春必修课”随即正式开始。

男生女生一起听:身体变化被“拆解”成七件事

谈老师创新性地将青春期身体变化归纳为七条"成长信号",通过分享自身经历、邀请学生互动等方式,用生活化的语言化解敏感话题。当老师手持卫生巾进行实物展示时,孩子们不再躲闪目光,而是认真聆听讲解。“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谈老师的话语让课堂充满温暖。

情境演练:把尊重落到细节

为了让孩子们深入理解相互尊重的具体表现,谈老师在课堂中进行了情境演练,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情境演练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孩子们抢着作答,谈老师最后总结:“尊重他人要先尊重自己,更要将心比心,将对方当成自己去对待。”

临时加更两大彩蛋:爱情观与艾滋病

在课堂中,提及到青春期心理萌动的现象,谈老师想听听孩子们对于美好爱情的看法。孩子们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有的说爱情就是喜欢;有的说爱情是负责;还有的说爱情是牵手。“我理想中的爱情包含你们所说的内容,除此之外,相互尊重与包容是基本前提,另外还有非常重要是:物质与共同进步。”谈老师的正式回答以及后续的生活化例子,让孩子们对于爱情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他们也在老师抛出“爱人先……”的口号后,立即回答“爱己!”

在课堂的结尾,谈老师提醒各位孩子们要保护好自己,应《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的号召以及孩子们意犹未尽、频频举手发言的反应,谈老师还额外根据课堂知识科普了艾滋病的定义、传播和防治措施。在老师说出:“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握手、拥抱、同餐传播……”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们可以一起吃辣条!”“可以给他们一个微笑和拥抱!”“可以一起玩耍!”

下课铃响起,孩子们带着收获的笑容离开教室。这堂突破传统的性教育课,不仅填补了乡村儿童青春期教育的空白,更让科学的性健康知识如同阳光,平等地照耀在每个孩子身上。正如谈老师所说:“性教育不是羞耻的事,而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青春期不再被窃窃私语,而被阳光与尊重照亮——这,或许就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性教育的光芒应当照耀在每一位孩子的身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雨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