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刘孜妍、陈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儿童对书法艺术的热爱,7月22日下午,湖北大学小书童支教团通山县隐水村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志愿者们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演示和互动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孩子们领略书法之美,感受笔墨间的文化底蕴。
▲图为志愿者讲解中国书法演变历程(陈奕 摄)
课堂伊始,支教团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从甲骨文的古朴神秘、篆书的圆润典雅,到隶书的庄重舒展、楷书的方正端庄,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不时发出惊叹。“原来汉字是这样变过来的!”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道。志愿者以“汉字故事”为引,鼓励孩子们思考书法背后承载的历史与智慧。
掌握历史脉络后,志愿者从书法工具入手,细致讲解毛笔“尖、齐、圆、健”四德的选择标准,并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坐姿。“手腕要悬空,笔杆垂直纸面……”志愿者手把手纠正动作,强调“心正笔正”的书写理念。随后,通过分解“逆锋起笔”“中锋行笔”“侧锋转折”等基础笔法,配合现场演示横、竖、撇、捺等笔画,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笔锋运行的力道与韵律。
▲图为志愿者讲解书法中基础笔画的写法(陈奕 摄)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铺开宣纸,蘸墨提笔,在宣纸上一遍遍练习。“慢慢来,手腕要稳……”志愿者们穿梭于课桌间,耐心指导每一笔的提按顿挫。起初略显生涩的线条逐渐变得流畅,有的孩子尝试写下“永”“中国”等简单字词,虽稚嫩却充满诚意。
▲图为志愿者指导毛笔字的书写(陈奕 摄)
课堂尾声,孩子们在宣纸上认真书写支教团名称“小书童”,一笔一划间流露出专注与喜悦。志愿者逐一用相机记录下这些充满童真的作品。最后,全班同学高举自己书写的“小书童”合影留念,灿烂笑容与淡淡墨香定格了这堂书法课最动人的画面。
▲图为全班举“小书童”书法作品合影留念(陈奕 摄)
支教团队长表示,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未来团队将继续结合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为乡村儿童打开更广阔的艺术视野。据悉,本次支教活动还开设了中华戏曲、甲骨文等课程,旨在用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孜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