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丁畅)7月23日下午,湖北大学小书童团队于通山县黄沙铺镇社区“爱心托管班”开展了一堂以“童心共剪纸,指尖艺术共传承”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此次课程向学生们介绍了剪纸文化,旨在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并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的剪纸文化。
▲图为志愿者向学生介绍剪纸文化(余宏康 摄)
课程从问题“什么是剪纸”开始,志愿者从学生回答的“剪纸是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好看的图案”入手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剪纸——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同时强调“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用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课程中,志愿者向学生们讲解了剪纸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形成的流派,其中详细介绍了河北剪纸的技巧——阴剪,与阳剪形成对比,强调阴剪是一种利用剪去的部分形成图案。同时,志愿者阐述了剪纸常用的红色是来自于古时候农耕时崇拜的太阳,并说明红色象征着希望和生命,而剪纸本身的寓意与其图案有关,如锦鲤代表好运,以此来鼓舞学生们遇到挫折时要振作起来。
▲图为志愿者教学生们剪纸(余宏康 摄)
课程尾声,志愿者教学生们利用剪刀和彩纸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学生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指尖裁剪出了绘声绘色的作品。
▲图为学生剪纸作品展示(丁畅 摄)
有着丰富寓意的剪纸,有着多彩创造力的童心,有着传承热情的志愿者共同构成了本次课程,这是童心与剪纸共同绽放的指尖艺术之花,更是非遗文化和美好形象共同传承的文化自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孜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