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王舒 周广鸿)夏日的阳光倾洒在浏阳市金刚镇昭明完小的课桌上,为一堂奇妙的科学课铺上温暖底色。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一师青衿,昭明传薪”乡村振兴促进团用“会跳舞的盐粒”实验,让科学以趣味模样,走进乡村孩子的暑期时光。
讲解环节,团队成员举起手机播放音乐,将保鲜膜绷紧在碗口,通俗解释:“声音藏着能量,就像说话会带动空气动。”撒上盐粒,音乐响起的刹那,盐粒真的随着节奏在塑料膜上跳动——快节奏时欢快蹦跳,慢节奏时悠悠摇晃。“哇,它跟着歌动啦!”后排孩子的惊呼,让课堂满是惊喜。
动手实践时,教室化作热闹“实验室”。小组分工有序,有急着绷紧保鲜膜的,有小心捏盐粒的,还有举着水杯当“扩音器”的。男孩因盐粒“睡大觉”抓耳挠腮,团队成员俯身帮忙调整保鲜膜松紧:“膜太松,声音推不动它哟。”调整后,盐粒随男孩哼唱的儿歌跳动,他拍手欢呼的模样,满是纯粹的快乐。
四十分钟里,没有刻板纪律,只有“再试一次”的鼓励。孩子们举着“跳舞盐”穿梭分享,扎马尾的小姑娘把“最会跳”的盐粒装袋,说要给妈妈表演。下课铃响,他们仍围在桌前,沾着盐粒的小手、亮晶晶的眼睛,藏着对科学的眷恋。
这堂没有公式的科学课,将知识化作生活里的小乐趣,在乡村孩子心中种下好奇种子。这个夏天,科学不再晦涩,而是以盐粒“跳舞”的奇妙姿态,让乡村课堂溢满探索的笑声,助力孩子们奔赴充满未知与惊喜的科学天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雨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