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省21地!看南工大青年探寻乡村治理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5 12: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80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切身感悟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的发展,以法治赋能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法润田园,政耘沃野”乡村振兴促进“读走传”乡村振兴促进团带着对经典理论的深入研读,前往包括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江苏省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县在内的共8省(直辖市)21地开展实地调研,既在田间地头探寻乡村振兴的鲜活轨迹,也将法治理念与奋斗精神融入乡土,努力让经典智慧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战略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为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注入青春力量。

漫步响堂赏春景 深耕乡野觅真知

实践队首站走进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响堂村。老山脚下,栀子花香漫山遍野,如繁星点点缀满绿意,沁人心脾。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在响堂,70%以上农户靠种植栀子花为生。”不仅如此,实践队还了解到,依托“花”经济,村民农房年租金由原来的3万至4万元增至如今10多万元,先后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集体税收返还收入也增加近500万元。响堂村的蜕变,正是乡村振兴中产业兴、青春聚、文化活的生动注脚。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访响塘村文化传承基地。程晓烨 供图

攻坚沭泗凝众志 力促乡村焕新颜

沭水之畔,洪泽之滨,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宿迁大地嘹亮回响,实践队相继来到江苏省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县沭阳县和泗洪县。沭阳县塔桥村村支书告诉团队小伙伴们:村子正以稻虾养殖、红枫苗木基地等产业项目铺展致富之路,同时,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方面下足功夫,让基层治理的温度浸润家家户户。在泗洪县青阳街道,通过采访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实践队了解到,街道正以“生态为笔、创新为墨”书写发展新篇——周李社区改旱厕、清河道,让水清岸绿成日常;老庄社区活化1965创业街区,带动成倍经济增收。两地用实干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正以持续的奋斗,让幸福底色更鲜亮。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宿迁市沐阳县塔桥村村支书。魏千寻 供图

苏地五镇呈异彩 深研振兴百态图

江海潮涌,田园焕彩,实践队成员们继续以深入访谈的方式调研乡村治理,江苏大地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镇海脐村以海为媒,电商直播让海产品远销各地,智能养殖技术焕活传统渔业,硬化村道连起渔家致富路。南通市海安市城东镇“党支部+合作社”激活农田,污水治理焕新村容,日间照料中心暖了老人心;启东市寅阳镇“船舶智造+生态文旅”并行,船厂带就业、湿地护生态,便民服务直抵民心。苏州市常熟市尚湖镇高标准农田托举粮仓,家庭农场与高校携手,科技让稻麦生金;吴江区七都镇智能监测赋能水产,太湖湿地守青绿,光电缆企业铸产业韧性。五地以实干为笔,在江海田园间续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镇海脐村村支书。祁天心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南通市启东市寅阳镇村民交谈。杨宇博 供图

渝乡石柱寻新径 情系巫溪汇千思

武陵山脉间、渝州大地上,实践队来到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巫溪县。实践队采访到石柱县桥头镇田畈村村支书曾瑞华,他说:“多少片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在大家的努力下,从一无所有到产业兴旺,我们村委会对村民许下的承诺,如今都一一兑现啦。”曾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曾经的撂荒地如今生机盎然,政府、企业与村民共跳的“融合舞曲”,正让这片土地的振兴故事愈发鲜活。巫溪县乌龙乡则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破局,整合撂荒地成“聚宝盆”,村民获流转费又能务工增收,配套设施完善、销路拓宽引人才归,山村重焕生机。两地用创新与实干,让乡村振兴的活力在渝州山水间持续奔涌。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田畈村村支书。侯嘉禄 供图

黔南三都探真意 水族苗乡帮扶实

黔南的山,是凝固的诗;三都的水,是流动的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正书写着独特的振兴篇章。实践队通过采访当地农民得知:以前葡萄熟了愁销路,现在有了冷链物流中心,损耗少了一半。走过普安镇等村寨,实践队了解到该地域还以民族文化为媒发展旅游业,蜡染、芦笙等传统技艺成为“致富宝”,吸引村民返乡传承手艺、经营业态。文化与产业共舞,让三都在守护根脉中走向繁荣,绘就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

图为实践队成员调研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普屯村。陆廷娟 供图

湘浙蒙辽齐聚力 四域共谱振兴歌

实践队成员们“开足马力”,继续向纵深处访谈调研:在浙江省温州苍南灵溪镇,四季柚成致富之果,种植基地、主题公园、衍生产品,产业兴村彰显实效;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文家市镇,依托花炮产业,发展红色文旅融合,绽放振兴烟火;在内蒙古赤峰哈拉道口镇,特色种养与生态治理相结合,退耕还林护家园;在辽宁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蓝莓、石柱参特色种植与满族、朝鲜族等民俗文旅齐头并进。四地牢牢抓住“特色”的笔杆,以实干着色,共绘乡村振兴多彩图景。

图为实践队成员调研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王律文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调研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矫惠雯 供图

文脉赓续传薪火 初心不改兴三农

“读走传”乡村振兴促进团打响收官之战,以读经典、走路线两个阶段所学所悟所思为依托,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上兴镇圩庄村、南通市海安市、苏州市常熟市常福街道、苏州市虎丘区狮山街道及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新集镇、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青龙街道六地开展省内外联动调研宣讲:通过案例解析村民议事机制,启发村民共商共建;分享社区治理方案,推介精准帮扶与企业联动机制;聚焦“红色+振兴”,引导挖掘非遗与红色旅游结合点;宣讲电商助农政策,激活乡村数字活力。理论与实践相融,薪火相传间,乡村振兴的根基愈发坚实。

图为实践队成员调研南通市海安市。张曼琪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苏州市常熟市常福街道调研宣讲。周玮涛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苏州市虎丘区狮山街道调研宣讲。顾文曦 供图

“读走传”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落下帷幕,但成员们的足迹镌刻在乡土大地,振兴火种播撒进民心深处,奋斗精神在青春血脉中扎根生长。“乡村兴则国家兴”是亿万农民的热切期盼,是民族复兴路上的坚实根基,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作为青年,我们要扛起这份担当,朝着产业旺、治理优、文化兴的目标奋进,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让振兴之花在广袤乡野永续绽放。(通讯员 杨东林 李星 胡卓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