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学子木兰溪畔践初心,青春筑梦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24 22: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蒋逢馨 陈吴朵葳   阅读 4.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闽的生动实践,引导青马学员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12日至14日,福建农林大学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莆田市,以“青衿溪行探治理之路,碧水兴歌传生态之志”为主题,围绕“木兰溪治理”这一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溯源·探访治水丰碑:感悟“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智慧光芒

实践首站,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莆田木兰溪治理展览馆。馆内翔实的图文资料、珍贵的影像档案、生动的沙盘模型,全景式展现了木兰溪从“水患之河”蜕变为“安全、生态、发展之河”的沧桑巨变。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木兰溪治理概况

队员们驻足聆听,深入学习了当年习近平同志擘画、推动木兰溪治理的远见卓识与深厚为民情怀。“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铿锵誓言,跨越时空,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通过沉浸式参观,队员们深刻领悟了科学治水、久久为功的实践伟力,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有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理解。

图为实践队员与木兰溪治理展示馆举办座谈会

图为木兰溪裁弯取直示意图传承·播撒思想火种:青年讲给青年听

带着从展览馆汲取的精神力量,实践队员们面对同在馆进行社会实践的北大附中莆田学校高一年级学生代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宣讲。队员们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所感,以青年视角、青春语言,生动讲述了木兰溪治理背后的感人故事、科学理念和巨大成就。他们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真谛,分享了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心系人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宣讲现场互动热烈,实践队员与北大附中学子共话生态文明建设,共担时代使命。思想的碰撞激发了学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的坚定信心,将生态文明理念与奋斗精神的种子播撒进年轻学子的心田。

图为实践队员为北大附中莆田学校进行宣讲

寻访·聆听初心故事:与治水亲历者的时空对话

实践中最令人动容的环节,是队员们有幸采访了当年亲历木兰溪治理的老党员林国栋先生。年逾古稀的林老精神矍铄,深情回顾了那段战天斗地、重整山河的峥嵘岁月。他讲述了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广大群众万众一心的攻坚克难历程,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多次亲临一线调研、科学决策、推动“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感人细节。

图为林国栋老党员为实践队员讲述木兰溪的故事

林老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比划着当年的场景,眼中闪烁着对党忠诚、为民奉献的坚定光芒。他语重心长地嘱咐实践队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这堂特殊的“微党课”,让队员们真切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深受教育和洗礼。

图为林国栋先生带领实践队员参观党员实践中心

实证·触摸千年智慧:探寻“水上长城”木兰陂

实践最后,队员们实地探访了被誉为“福建都江堰”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木兰陂。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巍然屹立,守护着莆田平原的安宁与富庶。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木兰陂沿岸居民

站在宏伟的石陂之上,队员们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深刻理解了木兰陂作为木兰溪综合治理历史文脉和精神象征的意义。古今辉映间,队员们更加体会到:从千年木兰陂到新时代木兰溪治理,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智慧和坚韧不拔、利在千秋的奋斗精神。

感悟·凝聚奋进力量:青春作答时代问卷

此次莆田之行,实践队队员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和实践锻炼。他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木兰溪畔追溯思想源头,感悟真理力量;在宣讲台上传递青年声音,点燃青春理想;在老党员的故事里汲取精神养分,坚定理想信念;在千年古陂的见证下,体会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召唤。

图为实践队于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前合影

作为新时代的青马学员和农林学子,要深刻铭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嘱托,内化木兰溪治理精神,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成长融入强国复兴伟业。立足专业所学,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主战场,练就兴农报国过硬本领,以“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答卷,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撰文 | 蒋逢馨 陈吴朵葳

图片 | 李鹏骏 傅昌盛

审核 | 陈吴朵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吴朵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