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学生借小短剧,赋能雷州百年根艺文化推广
7月,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云上非遗”突击队深入雷州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电商活动。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当地的雷州窑茶具制作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晚期,在国内陶瓷史上占据着较为悠久的重要地位。雷州窑茶具种类丰富,涵盖斗笠杯、公道杯、盖碗等,这些茶具皆由非遗传承人的工匠师傅以纯手工精心打造。然而,长期以来这些精美的茶具却面临着市场推广不足的困境,为改变这一不利现状,团队成员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充分利用抖音电商、视频号等平台,通过制作短视频以及开展直播等多种形式,对雷州窑茶具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宣传与推广。
图1为全国残疾人文创基地
以雷州窑茶具文化为灵感,团队成员创作了一系列拍摄剧本,将千年技艺与现代幽默巧妙融合。他们在保留传统制瓷工艺原真性的基础上,通过轻松诙谐的剧情演绎,让观众直观感受茶具的独特美感与文化底蕴。剧中既有古法烧制技艺的细致呈现,也有茶具历史故事的趣味解读,以个性化表达拉近了非遗文化与大众的距离。这场创新实践既激活了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实现了非遗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向赋能。
图2为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陈国玉老师商量剧本和拍摄事宜
在剧本的拍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陈国玉老师担任文化顾问,为团队提供传统工艺的理论指导;电商系主任霍琪与梁妙娟老师则从影视技术层面把关,确保拍摄流程的专业性。这一跨界合作模式,既要求团队真实还原茶具制作工序与历史场景,又需通过现代视听语言创新表达,对成员而言既是技艺传承的机遇,也是艺术创作的挑战。在各方协调合作下,团队成功打造出一部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短剧作品,为雷州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图3为团队成员设计短剧开场镜头
依托社交媒体与电商平台的传播矩阵,以视频的方式生动叙事展现千年窑艺魅力,吸引了网友关注并形成粉丝社群。观众普遍反映被雷州窑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茶具美学所震撼,产品销量连日提升,获得不错的成绩。该项目不仅有效激活了当地非遗产品的市场活力,更提升了地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成功探索出一条“文化IP+电商”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创作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非遗资源的创新表达形式,以青春力量推动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可持续可能。
图4为团队成员拍摄短剧
此次精心策划的拍摄,不仅生动展现了活动亮点与产品魅力,更以其新颖的创意形式和贴近年轻群体的表达,成为“云上非遗”突击队电商营销战略中的一抹亮色。它的成功推出与广泛传播,不仅显著提升了活动的参与度,更是一次将电商行业与雷州文化创意的融合实践,有力推动了电商内容向更具文化内涵和创新活力的方向演进。这种以内容驱动、创新赋能的模式,将持续为雷州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撰文|郑可瑜
图片|林紫芬
摄影|冯碧雅
初审|朱雨婷
终审|霍琪老师、梁妙娟老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可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