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严乐怡)为学习企业创新发展之道,感受实体经济行业现状,湖南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知行乡遇”团队奔赴湖南中轶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从通信产品全链路布局,到资源整合破解行业痛点,再到团队协作驱动企业成长,我们跨越理论与实践的边界,学习企业发展智慧。这场校企携手的探新之旅,是知识与产业的深度对话,更是青春向实干力量的取经之行。且随我们一同,探寻中轶信的发展历程。
业务深耕:通信基建的“精准补位者”
湖南中轶信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运营商需求,定制化打造通信产品矩阵,构建全链路覆盖业务版图。对数天线实现远距离信号传输,适配电梯、隧道等多元应用场景;基部天线依托铁塔设施,精准捕获卫星信号;美化天线巧妙伪装成灯具,融入小区环境,隐匿于花坛、高楼之间,兼顾功能与美观;终端天线则为汽车联网、WiFi信号覆盖提供核心支撑。从城市通信网络的精细搭建,到乡村地区信号的稳定延伸,企业以专业技术为通信基建“精准补位”,让信息通达更高效、更适配,筑牢数字时代的网络根基。
图为企业的天线产品
资源整合:痛点破解的“创新实践者”
以“资源整合+痛点锚定”为双引擎,中轶信深度洞察运营商需求。从天线部署的场地适配难题,到网络信号优化的用户体验升级,精准抓取“覆盖范围、场景适配、视觉美观”核心痛点。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通技术、生产、应用全流程,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无论是城市复杂环境的通信覆盖,还是乡村偏远区域的信号延伸,都能让通信产品“嵌得稳、用得顺”,为通信基建高效推进提供“中轶信方案”。
图为企业产品经理向实践团成员介绍生产过程
团队发展:成长路上的“实干奋进者”
自 2021 年创立,中轶信稳步踏上发展征程。占地108亩、约7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260人专业团队托举超15亿产值规模,凭借5001、14001管理体系认证背书,以标准化管理筑牢发展根基。既深耕通信产品“硬基建”,打磨天线研发、生产核心能力;又活用运营智慧拓展市场,在行业竞争中持续积累实力。在“小步快跑”的成长节奏中,企业攒足行业话语权,也为高校学子展现了创新创业的生动样本——以实干为笔,书写企业发展与行业赋能的双重答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企业创始人交谈
交流中,企业创始人胡轶结合自身经历,为青年学子提炼出分阶段成长指南:“20-30岁,跟对好老板,借榜样之力攒经验;30-40岁,找准热爱事,让热情驱动长期投入;40-50岁,深耕擅长域,把优势炼就成核心竞争力;50-60岁,敞开分享心,用经验传递价值、延续力量。”寥寥数语,既凝练了对人生阶段的清晰认知,更饱含着实干者对后辈的恳切期许——每个阶段锚定方向、踏实前行,便是成长最好的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企业创始人合影
此次参访,中轶信以业务深耕的专业、资源整合的创新、团队发展的实干,勾勒出通信企业拥抱机遇、迎接挑战的前行轨迹。于“知行乡遇”团队而言,不仅是见证企业力量、汲取奋进灵感的契机,更从创始人胡轶的分享中读懂了成长的逻辑——以步履为阶,以实干为梯,方能在时代浪潮中踏浪而行。未来,团队也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在实践中成长。用青春和热血共创美好的未来。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黄俊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