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沂蒙精神 感悟初心使命

发布时间:2025-07-23 23: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晨聪   阅读 1.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红脉探行,青志逐光”社会实践团来到作为传承老区光荣传统的重要载体和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沂蒙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下午三时,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沂蒙精神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等展区。在大青山突围战、岱崮阻击战等战役展区的历史回响中,重温革命岁月,感悟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

“沂蒙精神展”作为纪念馆的核心展区,以“红色热土”“浴血抗战”等六个篇章串联起革命脉络。展区通过复原战斗场景,逼真地再现了战士们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画面,画面所展现的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令实践团成员动容。讲解员的深情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小推车,承载的却是“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壮阔历史——它们是沂蒙人民用血肉之躯推出来的“胜利战车”,更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见证。

在“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通过文献与场景复原,展现党在沂蒙根据地的群众工作实践。复原的“战地诊所”场景让人驻足:土墙斑驳,木桌上摆着缺了口的瓷碗和简陋的手术刀,墙角堆着群众送来的草药。“当时八路军伤员太多,乡亲们就把自家堂屋改成病房,轮流守夜照顾。”讲解员指着墙上的照片说,仅沂南县马牧池乡,就有300多户群众参与救护,被称为“战地医院的后援团”。这些细节生动诠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

实践团成员在第五部分“锐意改革 敢为人先”展区学习到沂蒙精神里,更有“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坚韧底色——战争年代,沂蒙军民在缺衣少食的困境中开荒种地、浴血奋战;和平时期,沂蒙人又靠着这股子拼劲,把贫瘠山区变成发展热土。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图片、影视资料、实物、雕塑等从中感受到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的先进思想意识,领悟沂蒙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此次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从大青山的浴血突围到红嫂的无私奉献,从独轮车的滚滚车轮到军民共筑的铜墙铁壁,沂蒙革命纪念馆的每一处展区,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切片,它们共同拼凑出沂蒙精神最厚重的底色——那是战火中淬炼的忠诚,是苦难里生长的坚韧,更是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炬。

沂蒙精神不是封存在纪念馆里的历史,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动力。实践团成员表示要把这份精神融入日常、付诸行动,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沂蒙故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党爱军”的赤诚——这便是对沂蒙精神最好的传承,让这份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依然闪耀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晨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