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传承非遗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近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人文学院“语霁青泽”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共青城市泽泉乡民政综合服务中心(“一老一小”幸福院)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河戏文化宣讲活动,并于次日慰问当地老党员,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与红色历史,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 。
西河戏里的非遗传承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张全以视频为先导,向孩子们介绍西河戏的起源、发展及艺术魅力。视频中,高亢激昂的唱腔与精美的脸谱瞬间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紧接着,实践队员手持绘制传统脸谱的漆扇,引导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戏曲艺术细节,围绕脸谱色彩,孩子们热烈探讨“红脸忠义”“白脸奸邪”的文化内涵。指导老师李智璇教导孩子们: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文脉,我们应认真学习、积极传播、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指导老师教导孩子们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老党员故事里的初心传承
次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在当地社区实践员吕勇的带领下共同慰问当地老党员,他们当中有退休村书记、退伍老兵,老党员们结合自身经历,向实践队员们讲述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岁月以及泽泉乡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分享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坚守初心、无私奉献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实践队队员们认真聆听、虚心求教,被老党员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
图为老书记魏焱生
图为退伍老兵赵滚金
图为指导老师与实践队员进行慰问
此次活动,实践队员们将非遗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教育相结合,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导青年学子从老党员人生经历中汲取奋进力量。这种文化传承与精神赓续的深度融合,不仅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更以红色精神铸魂育人,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革命精神弘扬的同频共振,是一场传承文化根脉、汲取奋进力量的鲜活实践。
撰文|温凡、万秋灵
图片|“语霁青泽”暑期社会实践队
审稿|李智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智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