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青春遇见银发
在人口结构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与精神需求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25年6月28日,周口师范学院赴川汇区“情暖夕阳,爱满银阳”暑假社会实践队走进北京益年养老连锁总院,以“情暖夕阳,爱满银阳”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超越常规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养老机构的运作模式,为老年人送去温暖与关爱,同时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从物理帮扶到心灵对话
活动初始阶段便直面养老院日常中最现实的情境:如何安全、高效地组织行动不便的老人集合。志愿者们观察到,一大半的参与者需要借助助行器或轮椅移动。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实践队员推动老人的轮椅,对可以行走的老人进行搀扶,耐心且细致地帮助老人移动。在通往活动室的路程中,队员们与老人之间的轻声交谈,悄然打破了陌生的壁垒,成为信任建立的最初基石——关于家乡的记忆、一生的信仰、过往的峥嵘岁月,在步履蹒跚间自然流淌。
在搀扶老人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与老人们展开了亲切的聊天。队员们耐心倾听老人们讲述自己的过去、信仰以及在养老院的生活感受等,从中了解到不同老人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他们流露出的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有的老人心向佛法,是虔诚的佛教徒。有的老人讲毛泽东的故事,和我们的实践队员讲述毛泽东的博学和对新中国的贡献。这种基于尊重与倾听的“移动式交流”,意外成为建立信任最高效的方式。
二、唤醒手指间的生命活力
集合完毕后,气氛因“手指操”教学而逐渐活跃。手指操是一种简单易学且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能够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预防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放松和娱乐方式。
教学过程中呈现显著的分层效应:多数长者在前五分钟出现动作不协调,但随着队员们“一对一镜像指导”(即志愿者与长者面对面同步动作),大部分的参与者能在第三遍跟练时完成基础序列。有一位孙奶奶初时因帕金森症手部颤抖拒绝尝试,在实践队员协助下完成首个完整动作后,主动要求“再来一次”。一位起初沉默的赵爷爷,在成功完成一组动作后,自豪地向邻座展示,眼神中重燃的活力令人动容——这不仅是生理的锻炼,更是精神状态的悄然复苏。
三、趣味活动、欢乐互动
在手指操教学之后,实践队员组织老人们进行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拿到花的老人可以让实践队员表演节目,这个环节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老人们在传花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兴奋和活跃,个个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当花传到某个老人手中时,这位老人就获得了“点将”的权利,实践队员们被“点中”,大方献上歌曲或朗诵,真诚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几轮游戏下来,在轻松氛围的感染下,两位奶奶也要才艺展示。这两位奶奶以饱满的中气与字正腔圆的韵味,唱响了豫剧经典《小二黑结婚》和《花木兰》选段。暮年的她们虽行动迟缓,却在开腔瞬间气场剧变,眼神凌厉如炬,唱腔高亢入云。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岁月赋予的沧桑化作艺术的厚重力量,在院舍中激荡回响。这不仅是一次才艺展示,更是被岁月尘封的生命华彩的重新绽放。
四、巩固练习、温馨送别
活动接近尾声时,实践队员又带领大家一起复习了手指操。在熟悉的音乐声中,老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做着每一个动作,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的表情。最后,实践队员帮助老人回到原来的位置,并与老人们一一道别,与工作人员进行了简短的反馈交流。
实践成果与思考
(一)活动成果
1.为老人带来欢乐与陪伴
通过组织手指操教学和击鼓传花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老人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身体,还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在日常的养老院生活中,老人们的活动相对有限,此次实践活动为他们带来了新鲜感和乐趣,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内容,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2.深入了解养老机构情况
与工作人员和老人们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对北京益年养老连锁总院的运营管理有了基本的认识。了解了养老院在人员配备、设施设备、护理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老年人在养老院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需求。这些信息为后续研究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也为实践队员今后参与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3.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在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从与养老院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到活动现场的组织安排,再到与老人们的互动交流,都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不断地磨合和交流,实践团队变得更加默契和成熟,成员们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为今后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思考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如何让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满足,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课题。
同时,养老机构作为老年人集中养老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活动所揭示的深层社会议题引人深思。养老机构硬件设施改善固然重要,但老人精神世界的“营养供给”更为关键。许多老人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艺术才能,却囿于环境与平台,难以展现。如何建立常态化、多样化的文娱互动机制,让银发智慧与生命热情持续发光,是机构与社会的共同课题。
此外,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和支持也至关重要。社会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志愿服务、慈善捐赠、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送去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营造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结语:在生命长河相遇,展现对未来的思考
当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击掌告别的两代人肩上,“情暖夕阳,爱满银阳”实践活动,其意义远超一日行程。它不仅为北京益年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片刻的欢笑与温暖,更如一束微光,照亮了老龄化社会中代际融合与人文关怀的可行路径。当青年成为银发族时,今天被温柔以待的每道皱纹,都将成为照耀他们的阳光。唯有持续构建这种基于理解、尊重与共创的跨代际联结,让青年之力与银龄智慧相互辉映,才能真正构筑一个“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享”的温暖社会,让生命之树的每一圈年轮,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情暖夕阳处,便是人间值得时。
当社会学会珍视银发智慧,当机构能搭建价值实现的平台,当青年愿以真诚叩响岁月之门,我们构建的将不仅是更好的养老体系,而是一个所有年龄都能自由绽放的温暖世界。情暖夕阳处,爱满银阳时,这既是实践的主题,更是文明该有的温度。
供稿人:李冰华
摄影:毛宗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新雨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