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王佳琦)2025年7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点亮星空”本禹志愿服务队麦芒分队7名队员走进湖北省咸宁市隽青农场,与农场管理人程艳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走访与座谈,队员们系统了解了这位前销售精英转型“新农人”的十年创业历程,见证科技与传统农业碰撞出的火花。
跨界创业:从销售冠军到农场主的机遇
“2014年当选妇联主任时,我连育苗都不会。”程艳女士在办公室的旧照片前回忆。2007年大专毕业后,她在深圳做着一名销售人员,凭借韧劲在一年内将业绩从年100万元提升至600万元。返乡后,她从香菇种植起步,2020年疫情期间带领村民向超市直供农产品,意外打开销路。“最初引进的水果玉米倒伏严重,是华中农大专家带着我们改良种植技术。”程艳女士指着墙上的合作牌匾说,如今农场的“华甜1号”玉米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亩均收益提升30%。
图为程艳介绍以农场玉米叶为原料的特色文创饰品
科技赋能:无人机与智能系统的田间革命
“现在种地早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程艳女士笑着指向车间里的无人机。农场现已引入植保无人机、智能收割机,机械化率达90%。经改良,每亩作业时间缩短至15分钟。经过华中农大的专家指导,让油菜出油率提高到38%。”她补充道,农场正与华中农大合作试点智慧农业,通过土壤传感器实现灌溉用水精准调控。
产业延伸:从“两米一油”到品牌梦想
“光卖初级农产品不行,必须延伸产业链。”程艳女士带领队员参观在建的冷库车间,这里储存着将来要进行深加工的油菜籽和水果玉米。农场已注册“隽青”商标,规划建设彩色水稻景观区,探索农旅融合模式。谈及未来,她眼神坚定:“正在对接“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沿线采购商,希望让湖北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
图为农场工作人员介绍农场特色农产品
据悉,华中农大点亮星空本禹志愿服务队麦芒分队此次调研是“农科学子”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程阿姨用跨界思维改造传统农业,让我们看到了青年返乡创业的无限可能。”队长余心燚在总结会上说。
撰文 | 孔德辉
图片 | 余心燚、代双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佳琦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