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归潮实践队:以青春之笔,绘乡村振兴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22 17: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彦悦 林雪曦   阅读 4.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7月12日至7月20日,佛山大学归潮实践队奔赴潮州开展为期9天的"百千万工程"专项实践活动。通过宣传视频拍摄、文化研习和建筑活化调研三大板块,用专业视角记录乡村振兴成果,以实际行动助力潮州发展。

团队合照

镜头聚焦:记录乡村振兴新貌

7月13日,实践队首站抵达饶平县汫洲镇东灶村。在当地村干部的全力配合下,团队围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成果展开宣传视频拍摄工作。镜头捕捉到蜿蜒壮美的环山公路、充满烟火气的村中菜市场、色彩斑斓的校园墙绘、古韵新生的传统牌坊、气势恢宏的康氏大宗祠,以及蓬勃发展的"金不换"种植与观赏鱼产业等特色场景。饶平广播电视台记者全程跟拍,记录下实践队员操作无人机航拍的精彩画面。

团队成员拍摄康氏大宗祠

转场至湖水村后,团队深入走访当地村民,通过口述历史了解村庄变迁,用影像记录"百千万工程"为乡村带来的崭新面貌。两组村庄的影像素材将制作成专题宣传片,为潮州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汫洲镇干部为团队成员介绍湖水村古榕树群

产业探访:解码蚝乡发展

7月16日,实践队深入汫洲镇生蚝产业基地开展调研。队员们循着生蚝产业脉络探访当地文化,从养殖海域的生态环境到采收环节的作业模式,全面感知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肌理。

团队成员进行生蚝开采

古城研习:传承南粤文化之光

实践队深入潮州市湘桥区潮州古城开展文化研习。这座拥有千年文脉的历史名城,广济桥、韩文公祠、西湖公园等文化地标星罗棋布。团队成员穿梭于古城的石板巷道,运用专业设备系统记录建筑细节,深入挖掘每处古迹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当地居民的深度交流,收集第一手民俗资料,力求通过文化宣传片全景展现潮州古城的独特魅力。

团队成员拍摄【产业探访:解码蚝乡发展】

深度调研:探索建筑活化新径

实践队采用"双视角"调研方法,针对潮州古城建筑活化议题展开专项研究。团队设计包含游客体验与居民感知的专题问卷,在古城核心区随机选取130位受访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研。调研数据显示,游客与居民对古建筑活化改造展现出高度共识。绝大多数游客希望在保留建筑原貌的同时增加互动体验项目,而多数居民则支持将祖宅改造为民宿或文创空间。年轻游客对沉浸式文化体验表现出强烈需求,老居民则更关注改造过程中的文化保护。虽然居民普遍支持文化保护措施,但也指出专业人才短缺是活化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发现为平衡保护与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团队成员访谈古城居民

此次实践活动中,归潮实践队既当观察者又做参与者,用镜头记录变迁,以数据支撑建言。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潮州发展,为"百千万工程"实施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彦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