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起、镜头起,黄花“云”上香万里!

发布时间:2025-07-22 14: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邓虹雨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 (通讯员 朱明琪 黎俊杰 曾帅康 董祥华)凌晨两点,夜色正浓,邵阳学院的“创新设计 品牌赋能”实践团却已整装待发。他们要在黄花菜破晓采摘前的黄金时段,把课堂搬到大田,用直播镜头与古法手艺完成一次“跨时空对话”,为邵阳黄花菜寻找一条连接田野与市场的数字化新路径。​

在熹微的晨光下,成员们化身“田野主播”,熟练穿梭于菜畦间,高清镜头精准捕捉含苞待放的黄花菜特写,并通过实时互动技术(如弹幕回复、现场问答)与线上观众深度连接。直播内容不仅展示采摘实况,更系统化输出专业知识:从黄花菜的生长周期、科学采摘标准(如最佳采摘时段、花苞形态要求)到当地悠久的种植历史与文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效突破了地域时空限制,将千里之外的消费者“沉浸式”带入产地,一句“这是永华原产、凝聚自然精华与农人汗水的优质黄花菜”的解说,通过网络直播的即时放大效应,为当地黄花菜打响了知名度。

(图为:志愿者在直播介绍黄花菜的生产地)

高强度直播一结束,实践团成员无缝切换任务模式,展现了卓越的团队协作与快速学习能力。他们分工协作,内容组负责记录与资料整理,调研组负责访谈与工艺挖掘,实践组则专注于操作学习。在古色古香的蒸制坊内,团队成员围聚在经验丰富的村民工匠周围,形成高效的学习圈。面对热气氤氲的古法蒸制现场,成员们全神贯注,通过协同记录(笔记、录音、影像)、交叉提问验证,深入学习火候调控、时长把握、工具使用及食材配比等核心技艺。成员们轮流动手实操,在村民指导下反复练习关键步骤,力求精准掌握这项蕴含深厚文化积淀的非遗工艺。“古法蒸制赋予黄花菜独特的风味与文化灵魂。我们团队协作的目标不仅是记录,更是系统化梳理、理解并思考其现代化传承与产品化应用的可能,让更多人感知其价值。”一位团队成员在实践后分享道。

(图为:志愿者在实践古法蒸制的操作流程)

本次凌晨行动,是这支三下乡实践团技术应用能力与团队执行力的一次成功验证。技术层面,通过专业化直播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邵阳黄花菜的品牌可见度,验证了“直播+”助农模式的实效性。团队层面,成员们展现了吃苦耐劳的意志、高效的跨角色协作能力,以及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学习热忱。更重要的是,团队将直播获客的“前端”能力与工艺挖掘的“后端”支撑紧密结合,为黄花菜产业的全链路升级(从生产到加工、从销售到品牌文化塑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团通过“技术工具+团队智慧”的双轮驱动,正在为邵阳黄花菜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可复制、可持续的青年方案,其探索之路令人期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虹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