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7月7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喀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文化润疆” 丝路青芽”实践团赴喀什地区喀什市阿瓦提乡布尕什(9)村开展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出征仪式凝聚力量,以文艺汇演、爱心捐赠、走访慰问、文化互动等多元形式,践行 “文化润疆” 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一、出征仪式--青春集结,整装待发赴基层
6月30日晚,喀什大学 2025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新泉校区新时代会堂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邓勇主持仪式。新闻传播学院精心组织的“记录发展成就,讲好新疆故事”镜头下的三下乡实践团、“文化润疆” 民族团结实践团和“相约喀什,疆来有你”城市宣介实践团成功立项为校级特色实践团。仪式上,邓勇为各实践团队授旗,学院领导对参与实践的同学们提出要求,强调要运用专业知识记录新疆发展、传播文化魅力,同时严格遵守安全纪律。
图为为“记录发展成就·讲好新疆故事”实践团授旗
图为为“文化润疆”民族团结实践团授旗
图为为“相约喀什·未来有你”实践团授旗
7 月 7 日 10 时,新闻传播学院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新泉校区文科楼前举行。学院团委副书记罗霞、学工办主任吐尔逊江・依萨克、辅导员阿瓦妮萨・库热什共同参与,老师们鼓励同学们以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扎根基层。全体成员手持团旗、标语横幅合影后,斗志昂扬登车,前往阿瓦提乡布尕什村(9)村,路途中齐唱红歌,气氛热烈。
图为学院出征仪式上实践团成员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登车出发
图为实践团在途中齐唱红歌
二、文艺汇演——多元盛宴,文化星火点亮乡村
7月7日11:00,实践团准时到达阿瓦提乡布尕什(9)村,村民们的文化活动中心大舞台热闹非凡,实践团文艺汇演在此精彩上演。
图为村民主持人与实践团主持人作开场致词
开场舞《歌声唱新疆》由新闻传播学院青马班同学演绎,成员身着绚丽的艾德莱斯绸民族服饰,随着欢快的节奏舒展腰肢,旋转的裙摆如绽放的花朵,飞扬的发丝配合激昂的手鼓点,将西域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村民纷纷拍手应和,瞬间被带入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
图为新疆舞团体舞《歌声唱新疆》表演
随后,尹志鹏带来独唱《我们的歌》,他以清澈透亮的嗓音演绎这首流行金曲,轻快的旋律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青春的歌颂,让现场氛围变得轻松愉悦,不少年轻村民跟着节奏轻轻哼唱。
图为尹志鹏演唱《我们的歌》
牛鑫、戚锐等三位同学合唱《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 激昂的歌声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引发在场村民的强烈共鸣,不少老人眼含热泪,轻声跟唱,家国大爱在旋律中静静流淌。
图为牛鑫、戚锐等三人合唱《我爱你中国》
朱政辉讲述英雄人物故事《黄文秀》,他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再现了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奉献青春与生命的感人事迹。“她用脚丈量土地,用心贴近群众,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大山”,台下村民静静聆听,有人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担当与奉献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播撒。
图为朱政辉讲述《黄文秀》故事
刘天宇的街舞《舞动青春》活力登场,利落的地板动作、酷炫的肢体律动,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张力与蓬勃朝气。强烈的节奏与动感的舞姿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台下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更是兴奋地站起来鼓掌。
刘天宇表演街舞《舞动青春》
马晨杨、谢婵娟等十多名同学呈现《24 式简化太极拳》,王佳慧、张露两名同学现场书法展示,每位同学一招一式沉稳有力,起势时如静水深流,云手时似清风拂柳,收势时若山岳屹立,刚柔并济间尽显中华武术 “内外兼修” 的精髓,让村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此同时,张露、王佳慧同学的书法展示也在现场亮相。两位同学提笔蘸墨间从容不迫,落笔时力透纸背,“宁静致远”、“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等字样在宣纸上逐渐成形,笔锋苍劲、气韵生动,将汉字的形态美与文化内涵传递给在场每一个人。
图为《24 式简化太极拳》展示
图为实践团书法展示
汤梓民独唱《晴天》,一首青春歌谣,他以清新的曲风、细腻的嗓音,将听众带入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中,延续了现场的青春氛围,赢得阵阵掌声。
图为汤梓民演唱《晴天》
李修武讲述英雄人物故事《库尔班》,他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库尔班大叔热爱祖国、拥护民族团结、骑着毛驴上北京见毛主席的感人故事。“他用最纯粹的情感,诠释了对国家的忠诚”,故事传递出的正能量引发村民强烈共鸣,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图为李修武讲述《库尔班》故事
麦吾鲁旦的新疆舞独舞《课桌之外 我舞向新疆》惊艳亮相,他以曼妙的舞姿、灵动的眼神,诉说着对家乡新疆的深情。每一个旋转、每一次踮脚,都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告白,将西域舞蹈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为麦吾鲁旦表演新疆舞独舞
汇演尾声,全体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代表共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激昂的歌声在文化活动中心回荡,舞台上下歌声交融,汇聚成磅礴的家国深情,将演出推向高潮,让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间。
图为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三、爱心捐赠——情暖边疆,物资传递校地温情
文艺汇演后,“情暖边疆乡,共绘同心圆” 爱心捐赠活动在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实践团筹备的铅笔盒、书包、笔记本等物资整齐陈列,孩子们手持小国旗有序领取,脸上绽放灿烂笑容。师生与孩子们亲切交流,传递鼓励与期许。
图为罗霞、吐尔逊江及阿瓦妮萨老师为孩子们分发文具
图为孩子们领取文具结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合影
四、工作队走访——扎根乡土,精准帮扶暖民心
汇演结束后,学院团委副书记罗霞、学工办主任吐尔逊江・依萨克、辅导员阿瓦妮萨・库热什带领十数名学子走访布尕什(9)村困难群众。团队重点关注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状况,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实际需求,现场提供米、面、文具等物资援助,切实解决生活难题。
图为吐尔逊江与受访工作者谈心
图为吐尔逊江等人为受访者送去米、面、油
图为罗霞等实践团成员与受访工作者合影留念
五、孤寡老人走访——青芽筑梦,关爱孤老润心疆
同日,实践团走访慰问村内孤寡老人。师生们与老人亲切交谈,询问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倾听过往故事。同学们用镜头记录温馨时刻,现场充满温情细语,并为两位老人和一位留守儿童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图为罗霞等实践团成员走访空巢老奶奶并送上资助物
图为罗霞等实践团成员走访空巢老爷爷并送上资助物
图为罗霞等实践团成员走访留守儿童并送上资助物
六、书法练习——墨香润疆,文化传承育新芽
走访结束后,实践团在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组织教小朋友毛笔字练习活动。志愿者耐心示范、手把手指导,结合趣味讲解引导孩子们感受笔墨韵味。孩子们认真临摹,在轻松互动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现场书香浓郁。
图为实践团成员指导孩子练习书法
图为孩子们认真练习书法
孩子们与书法练习作品合影
此次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喀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化润疆·丝路青芽”实践团以文化为纽带、以服务为宗旨,在喀什市阿瓦提乡布尕什(9)村留下了青春足迹与温暖记忆。实践团不仅展现了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更搭建了校地交流的坚实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 “文化润疆” 实践,组织更多学子扎根基层,用镜头记录发展,用笔墨书写振兴,让青春在服务祖国、奉献人民的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
撰稿|王佳慧
审核|贺义荣、李少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承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