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李瑞峰)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青岛工学院精心组建“党员带队,团员强队”的“数智青音,乡村振兴——数字化赋能乡村文育”实践队,于7月13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史口镇生家村召开三下乡实践活动报道交流会,正式拉开暑期实践的序幕。
会议伊始,实践队全体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既展现了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热忱,也表达了运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发展的决心,为后续实践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后,生家村第一书记李芳同志发表讲话。她详细介绍了生家村的基本概况、发展历程及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方向,强调数字化技术在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村庄实际需求,对实践队接下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数字化赋能文育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为实践活动锚定了目标方向。
第三项议程中,生家村书记生厂同志聚焦村庄特色发展,细致讲解了当地的优质特产与生态环境优势。他提到,生家村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培育了多项特色农产品,且近年来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希望实践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这些资源的挖掘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生家村的魅力。
最后,负责本次实践活动墙绘工作的张老师对相关安排进行说明。他围绕墙绘主题与乡村文化的融合性、色彩搭配的协调性、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创作思路与注意事项,强调要通过墙绘艺术生动展现生家村的发展故事与文化底蕴,让墙面成为传递乡村振兴正能量的“活载体”。
此次报道交流会的召开,不仅让实践队成员对生家村的实际情况有了全面认识,更明确了实践任务的核心目标与实施路径。接下来,实践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团员青年主力军作用,将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文育振兴深度融合,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瑞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