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学生的白大褂拂过精神病房的静谧,当双手传递的不仅是健康证沉甸甸的分量,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三下乡”实践就挣脱了课堂的藩篱,化作一场重塑认知、淬炼初心的修行。
在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人民医院(长治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科诊室与体检科长廊,“煦语聆风,医潞护航”爱心医疗队的同学们从对精神患者的真诚关切,到健康证发放时的细致叮咛,一点点践行着医学人文关怀的深度。每一个片段,都让大家深切体悟:医者的成长,始于知识的积累,却终落于对生命本真的敬畏与担当。让我们循着这段实践记录,体悟他们从认知觉醒到躬身践行的蜕变。
传2301班张捷
首日于精神二科报到时,与精神障碍患者的近距离接触带给我强烈内心震动——他们并非刻板印象中的“疯癫”,而是病痛中需要专业照护的普通人,这深刻重塑了我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因体检科人员紧张,我们随即转往支援,负责登记信息、引导叫号及健康证发放。面对体检者询问,我学会了清晰讲解流程,耐心核对信息,一张张健康证经由我手递出时,心中真切感受到公共卫生服务的温度。此外,我们深入医院周边社区发放问卷,从最初的生涩到逐渐流畅沟通,每一次有效回收都是对社会调查方法的生动习得。
短暂数日,收获远超书本。精神科的经历如一面明镜,映照出社会对精神健康的理解尚存鸿沟,也坚定了我破除偏见、传递科学认知的愿望;体检科窗口的琐碎事务,恰是“医者仁心”最朴素的注脚——严谨细致才能筑牢健康防线的基石;而问卷发放的“碰壁”与“成功”,则教会我以真诚和韧性叩开理解之门。尤为珍贵的是,那些患者眼中闪烁的信任、居民接过健康证时的笑容,让我触摸到医疗工作最本真的价值:它不仅是技术的施展,更是生命关怀的传递。
麻2303班史晋豫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二天,我们继续在医院进行实践活动。
今天早上参加了,长治医学院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挂牌仪式,仪式上,学工部裴振老师提出来到2030年的五年计划,而且医院的院长也讲述了医院的一些规划,可以看出医院建设的越来越好了,同时医院也成为了我们学校的重点实践单位。
今天下午依旧是在门诊部进行,在见识到各种各样的病人的同时,同样也学习了一些没有见过的精神类药物。
今天依旧收获满满,过得非常充实。
三下乡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却在医学生的成长长卷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刻板印象被温柔改变,到在琐碎事务中体悟公共卫生服务的温度;从见证院校合作的蓝图绘就,到在临床实践中探寻精神医学的奥秘。这些瞬间串联起的,不仅是技能的精进与认知的转换,也是一场关于“重塑”的蜕变:重塑对疾病的认知,重塑对生命的态度,重塑对职业的理解,也重塑对责任的担当。医学路漫漫,但这场实践如星辰引路,让他们在触摸病痛的同时,也触摸到医者使命的厚重——以专业驱散偏见,以真诚传递暖意,以坚守捍卫生命的尊严。三下乡的旅程终有尽时,但对医学真谛的求索与践行,永远在途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孟昱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