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赵诗淇) 作为广东培正学院2017届优秀校友,杨雯英师姐用返乡创业的实践故事,书写了一份连接校园理想与乡土情怀的答卷。近日,广东培正学院“AI-loT聚火星”青年实践团通过访谈的方式走近这位将青春理想扎根家乡沃土的青年创客,听她讲述从城市创业者转变为乡村振兴参与者的成长历程。
“2017年在中山城区创办广告工程部时,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回到村里卖奶茶。”雯英师姐笑着回忆自己的职业转型。2019年,她与毕业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妹妹杨雯杰共同创办的手工烘焙店,如今已成为崖口村的网红打卡地。
这家坚持全手工制作的小店,以独特选料理念打造创意产品:进口面粉与本地紫薯、芋头碰撞出特色甜品,新加坡斑斓叶汁调制的蛋糕以及古法拉茶工艺结合的“公社奶茶”。其中,以古法拉茶工艺打造的 “公社奶茶”,目前虽未在门店直接售卖,但供应给本地肠粉店;师姐始终坚持 “摒弃浓缩果汁,只用新鲜香水柠檬调制” 的理念,让每款产品都透着自然本味。师姐表示:“我们摒弃浓缩果汁,只用新鲜香水柠檬调制饮品。”;创业初期,姐妹俩敏锐捕捉到村里缺少年轻人休闲空间的空白——“当时已有海鲜街、煲仔饭街,却没有能让游客坐下来喝杯现调饮品的店”,如今产品不仅服务本村,更借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杨雯英师姐
在采访雯英师姐的过程中,成员详细询问了她与“崖口飘色”的渊源。除了创业者的身份,杨雯英自 3 岁起就作为“色芯”参与飘色巡游。“那时是 4 人抬一版色,上面的小椅子很窄,很多小朋友经常坐着就睡着了,但那种参与感是至今都难忘的”。这份童年记忆化作深沉的文化认同扎根于她心底,师姐谈到“每年五月初六的巡游,即使在外读书也要特意回来,哪怕只走一段路”,在她看来,这种传承是归属感的体现,飘色队伍走过崖口 8 个自然村,既是祈愿仪式,更是凝聚村落认同的纽带。
谈及飘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杨雯英特别提到南朗快线开通后恢复的传统路线:“既能保留原始风貌,又能避免交通拥堵,这种平衡让非遗活态传承成为可能。”当实践团成员问及如何吸引年轻人关注时,她透露目前正协助村里年轻人组建醒狮队,希望通过新媒体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传统技艺。
▲采访合照
在师姐看来,崖口村的创业活力远超想象 —— 她的不少同学返乡开起云吞店、竹筒饭铺,譚记肠粉店也凭借独特经营,成为村里创业热潮里的生动缩影,这些店铺把小生意做出了乡村特色。这种创业热潮源于当地独特发展生态:既有公社制历史底蕴,又有红树林湿地、海岸线市集等现代元素,吸引着南朗及城区年轻人前来打拼 。
从广告策划到烘焙制作,从非遗参与者到创业带头人,毕业于广东培正学院的杨雯英,始终践行着母校“培智、正德、尚行、立新”的校训精神。她以专业所学为笔,以乡土情怀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距离家近,能做喜欢的事,这就是最好的状态。”她的话语里,藏着乡土中国最朴素的发展愿景——当更多像她这样怀揣知识与热情的培正学子回归乡村,以校训精神为指引,乡村振兴便有了最坚实的人才支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慧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