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呼助秒应民生,多元服务网聚乡邻

发布时间:2025-07-17 18: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于子涵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于子涵、杨雅雯) 为深入探索智慧养老平台如何依托网络技术纾解乡村老人"急难愁盼",激活邻里互助内生力量,构建技术与温情共融的养老服务新生态,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颐养实践队在沙河路旺原家村展开实地调查,聚焦乡村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对“爱行礼运呼助宝”平台在当地老年人群体中的实际应用与效果进行了深入走访和调研。

实践队员深入村巷,逐户走访当地村民,细致了解“爱行礼运呼助宝”平台的普及程度、操作便捷性以及村民特别是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反馈。调研发现,该平台在提供紧急呼叫、日常照料预约、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尤其在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家庭中,其价值更为凸显。

在走访过程中,队员重点关注了村内部分特殊困难老人的生活状况。村民贾书香老人便是其中之一。贾奶奶年事已高,儿女常年在外务工,家中仅剩她独自承担照料孙子的重担,生活条件较为拮据。令人感动的是,面对贾奶奶的困境,本村志愿者原公萍、吕福英等人主动伸出了援手,将关爱送到了老人身边。

图一为志愿者原公萍(右)来探望贾书香老人(左)家并提供帮助 于子涵供图

志愿者原公萍不仅时常上门探望,更是在了解到老人实际困难后,多次自掏腰包,为贾奶奶家添置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购买食物,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着老人的心。这种源于邻里、基于志愿精神的帮扶,成为乡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有力补充。

实践队员在调研中也深入接触了村中可敬的志愿者群体。年逾古稀的吕福英老人,虽已78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多年来始终坚守在村内养老公益服务的第一线。她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将帮助身边有需要的老人视为自己的使命,其无私精神深深感染着年轻一代。

图二为78岁的志愿者吕福英接受采访 于子涵供图

志愿者原公萍在与实践队员交流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她坦言,最初接触“爱行礼运呼助宝”平台及相关养老志愿服务项目时,内心也曾有过疑虑和不确定。然而,在亲眼目睹了像吕福英这样的老志愿者们日复一日、不求回报的辛勤付出,并亲身参与到帮扶贾书香老人等具体服务中后,她被这份纯粹而温暖的公益力量深深打动。这份感动促使她不仅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更主动担当起宣传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积极动员和吸纳了多位热心村民加入养老志愿服务的队伍,壮大了乡村互助养老的力量。

图三为鲁韵颐养实践队成员与沙河路旺原家村志愿者和村民合照 于子涵供图

“爱行礼运呼助宝”智慧平台的落地为当地养老事业带来了显著改变。该平台通过智能化的紧急响应、便捷的日常服务对接和高效的邻里互助匹配,切实提升了乡村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在路旺原家村的实践中,平台不仅解决了独居老人安全监护、生活照料等现实问题,更重新激活了乡村传统的互助网络,让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这一探索生动证明,智慧养老模式能够有效适应乡村实际需求,既为当代农村养老提供了新方案,也为年轻人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开拓了新思路——科技可以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温情纽带。(通讯员于子涵 杨雅雯)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于子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