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教育进课堂 筑牢少年健康防线
为提升乡村高年级学生对艾滋病的科学认知,强化自我防护意识,7月13日,南宁理工学院暑假三下乡“蒲公英计划·支教志愿服务团”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坞墙镇校张庄小学为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堂预防艾滋病教育课,通过系统讲解与互动引导,帮助学生们建立科学的防艾观念。
图为支教老师给同学们上预防艾滋病课程。康卓玉 供图
课堂上,支教老师吴心怡围绕艾滋病的核心知识展开教学,从艾滋病的医学定义、HIV病毒的致病原理,到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大传播途径,讲解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展现出高度的专注度,有的凝神倾听,有的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不共用注射器”“拒绝不安全行为”等关键要点。当老师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时,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回应:“握手、拥抱不会传染!”“一起吃饭也没问题!”精准的回答体现出对知识的快速吸收。
图为同学们观看艾滋病患者图片。罗楚黔 供图
在讨论环节,针对“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这一话题,学生们思考深入,发言理性。有学生提出:“艾滋病患者需要关心,不应该被歧视。”也有学生补充:“要尊重他们的隐私,但也要注意保护自己。”支教老师肯定了大家的观点,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反对歧视”与“科学防护”的统一性,帮助他们树立平等、尊重的态度,同时强化自我保护的边界意识。
图为同学们专心致志听课。罗楚黔 供图
随后的知识问答环节,老师通过“抢答积分”的形式,检验学生对防艾知识的掌握程度。“艾滋病能治愈吗?”“预防经性传播的关键是什么?”……问题抛出后,学生们踊跃举手,准确复述“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坚持安全性行为”等要点,在互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图为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吴心怡 供图
此次预防艾滋病课程,贴合五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传递了科学知识,也培养了健康观念与社会责任意识。蒲公英支教团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求,丰富防艾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为构建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通讯员:吴心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舒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