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润童心,问策惠乡野——广州新华学院扬“法”远航实践团赴英德市九龙镇开展暑期社会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16 19: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子翔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基层治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教育普法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七月十四日,晨曦微染英德九龙镇,广州新华学院扬“法”远航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踏露而行,如涓涓清溪汇入九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此行肩负双重使命:以法治甘霖润泽童心,以青春步履丈量乡村治理脉络。 未成年人保护与基层法治的根基,仍有待扎实筑牢。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的普法支教,为青少年播撒法治种子,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法治晴空;而对基层法治工作现状的研讨,则以青春力量探寻乡村治理的法治路径,为基层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孩子们的合影

▲图为突击队队长、指导老师和余所长的合影

护苗成长,对霸凌说不

▲图为突击队队员教孩子画画

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青少年成长,坚决反对校园霸凌。突击队积极响应司法部“法治中国青春行”号召,于英德市九龙镇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的“拒绝校园霸凌”法治教学活动,着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课堂上,队员们通过直观揭示恶意取绰号、蓄意推搡、刻意孤立等校园霸凌行为及其危害,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其负面影响。

▲图为突击队队员向孩子提问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孩子们交流

在互动环节,队员们巧妙将法律知识融入趣味游戏,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与拒绝霸凌的技能。随后的有奖问答环节,学生踊跃参与,奖品虽轻,那份明辨是非的骄傲却沉甸甸——这堂课的收获,恰似清泉注入心湖,在他们澄澈世界里投下了尊重与友善最初的倒影。

▲图为突击队队员和孩子们互动

法润乡土,治惠千万家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访谈余所长

法律是夯实乡村文明的基石,基层司法工作者便是那垒石的践行者,以专业与担当在乡野间筑牢秩序的根基。突击队另一分队走进英德市司法局九龙司法所,与余所长进行访谈,在交流中探寻当地法治建设的九龙经验。

余所长围绕英州夜谈、社区矫正对象与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衔接问题及林地林木权属纠纷三项工作,向突击队作了详细介绍。首先是独具特色的“英州夜谈”。该模式主要由英德市委政法委、英德市公安局以及各部门联合驻村团队开展,在农家小院或村委会组织村民板凳围坐。“村民的难题就是夜谈的课题,”余所长强调,“在夜谈中,能现场解决的,绝不拖延;需协调的,责任迅速明确。” 其次,余所长谈到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在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中作用关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指出其面临的痛点难点,如人力与经费不足。最后,就林地林木权属纠纷问题,余所长指出村与村之间此类纠纷多发,症结在于村民法律认知不足,这更加凸显了通过依托英州夜谈对村民展开普法宣传的必要性。

本次访谈使突击队深入了解了九龙镇基层法治工作的真实情况,并明晰了村民所需所求,这些认识使突击队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为“英州夜谈”普法主题以及探索基层法治建设新路径提供了指引。

复沃土壤,进发新枝芽

当日下午,突击队对前两日在九龙镇的调研成果进行深入梳理。队员们结合实地走访情况,精准指出了调研中发现的关键问题传统种植经济发展动力有待激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完善;部分村民对林地权的使用界限模糊,相关法律概念模糊。同时突击队认真总结了前期工作经验,反思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和具体改进方向,并围绕如何通过普法工作推进上述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与分工。确保团队能够聚焦当地实际需求,为解决九龙镇的土地权益等具体问题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突击队队员们总结复盘

总结

扬“法”远航突击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与乡村治理新模式调研,以专业和热忱服务群众。教室里普法宣讲生动有趣,司法所内治理探讨深入务实。突击队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成长的最佳课堂,是能力的淬炼场。团队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理念,既做法治星火的传播者,更当治理难题的解题人,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年担当,用专业与奉献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撰文 | 彭子翔 李韦诗

图片 | 扬“法”远航突击队

审核 | 柯韩佳 吴斯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子翔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