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蒲公英的约定:麻江山乡的青春纪行”——贵州大学蒲公英·麻江支教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6 17: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贤丰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一份蒲公英的约定:麻江山乡的青春纪行”——贵州大学蒲公英·麻江支教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云报716(通讯员 曾宪钦 彭贤丰 邓清妤)贵州大学蒲公英·麻江支教队在学校团委的组织领导下于7月15日出发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贤昌中心学校,围绕“一份蒲公英的约定:麻江山乡的青春纪行”的主题举行为期15天的“三下乡”支教之旅。

在贵州大学的校门前,支教队整装待发。队员们身着统一的红色志愿者服装,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即将踏上前往麻江的支教之旅,支教队将用耐心和爱心,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用专业和责任,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图为蒲公英·麻江支教队出征仪式

当日下午,支教队员们来到了贤昌中心学校,迅速与学校的校长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了校长的大力支持。在会议室门外,也已经有许多学生与家长,他们都很热情地与队员们打招呼,校长的脸上洋溢着诚挚的笑容,眼中满是对支教团队的期待,随后大家进行了交谈。从他的话语中,支教队了解到这所学校承载着周边许多孩子的求学梦想,但由于地处相对偏远,教育资源有限,孩子们在学习上面临着诸多挑战。两位队长也向校长介绍了此次支教的计划和目标,他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并针对此次计划提出了一些远见卓识。队员们认真记录下校长的每一条宝贵建议,深感责任重大。这次交流让支教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实际要求,也为后续的支教工作指明了方向。

图为支教队与校长在会议室交流

为确保15天支教活动的顺利进行,团队成员们根据课程安排以及乡村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充分的准备,希望能够通过努力,为孩子们带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知识。本次支教队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课程,包含趣味语文语文课,趣味科学实验、体育类课程、以及传统文化课程如扎染体验课,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支教队提前在网上精心挑选并购买了一系列所需教具,保障了队员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图为支教队在整理物资

下午,支教队踏上了入户招生的征程。队员们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路线,逐一走访周边的学生家庭,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向。支教队员们采取入户招生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们介绍此次支教的目的、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以及深远的意义,学生家长和队员们之间进行详细的询问与解答。更令人动容的是,有许多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支教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这份淳朴的善意,如同炎炎夏日里的清风,拂过每一位支教队员的心田。

图为村民热情地用自家种的玉米招待支教队员

傍晚八点,结束了第一天忙碌而充实的支教工作之后,支教队召开了下乡后第一次集体会议,结合招生情况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教学任务,将前期工作合理分配,精准落实到每一位队员。队长彭贤丰强调,支教活动的主旨在于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在日常的温馨活动中陪伴他们茁壮成长,在接下来的支教生活中,队员们将会严厉要求做到更好,不断完善授课内容,给孩子们留下独一无二的难忘回忆。

图为支教队下乡第一次集体会议

目前,支教队已经结束了活动前期的筹备,招生活动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时积极地准备次日的“开学第一课”,队员们深知,这第一课犹如一把钥匙,将开启孩子们对知识的新认知,对指教活动的新期待。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支教队将会与孩子们一同书写一段充满爱与成长的支教篇章,一同完成一份蒲公英的约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贤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