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描绘“千万工程”新画卷的时代号角下,盘活乡村沉睡资源、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成为关键命题。七月初,浙江农林大学“竹韵溪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湖州市安吉县报福镇深溪坞村,聚焦村内极具潜力的两处闲置空间——老木板厂与汤家山观景平台,开展深入调研与创意设计探索,以青春智慧赋能乡村空间焕新,助力深溪坞活化闲置空间,绘就产业新图景。
图为安吉县报福镇深溪坞村
深溪坞村村域面积36.4平方公里,是报福镇域内面积最大的村庄。这里峡谷纵横,紧邻浙北之巅龙王山,一条道路直通自然保护区,生态禀赋得天独厚。然而,与许多乡村相似,深溪坞也面临着人口结构挑战:1400余村民中常住仅800多人,老龄化趋势明显,年轻力量多以外来创业者为代表,他们投身于蓬勃发展的民宿行业。团队在与村委的座谈中深入了解到,该村产业已深度转向旅游,村内现有百余家民宿、农家乐,经历多次迭代升级,特别是2023年通过乡村公共社推动,五十余家民宿成功转型为高端精品,山喜咖啡等新业态亦成为引流亮点。
图为“竹韵溪创”实践团
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老木板厂与汤家山观景平台,正是深溪坞亟待唤醒的关键节点。针对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老木板厂,村委提出了具有导向性活化需求。村委表示,目前深溪坞村已有咖啡店业态,希望能够打造引领潮流、有效引流的业态。听村委介绍,该区域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已是游客自发观星、赏日出日落的理想场所,但尚未形成配套业态。这为“竹韵溪创”团队提供了广阔的创意舞台。
图为团队前往老木板厂调研
汤家山具有地理位置优势,视野开阔,可三面观景。村委明确希望在此打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与观景平台,并特别提及“观星”作为潜在业态的适配性。村委期待看到从底层逐步登高、极目远眺的动态视觉效果设计,为未来引资建设提供直观蓝图。
图为深溪坞村汤家山
座谈中,团队还深入了解了村庄业态分布现状及未来规划重心,尤其关注竹产业在空间更新与业态联动中的可能性。村委强调,村民居住分散,现有旅游配套设施主要服务于游客需求。
图为实践团队与村委座谈
此次深溪坞之行,“竹韵溪创”团队完成了两个目标场地的测绘、影像记录与环境分析,通过与村委的交流,明确了村庄现状、特点与需求。这些都将为后续的具体规划设计垫实基础。“竹韵溪创”团队以专业实践的方式推动闲置空间的利用活化,为激活产业潜能贡献青春智慧。
图为“竹韵溪创”实践团成员合照
以设计唤醒沉睡资源,用创意赋能乡村振兴。竹韵溪创,实践绘就深溪新篇!
文|陶清媛
图|浙江农林大学“竹韵溪创”暑期社会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滕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