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数商兴农实践团:传承家风润桑榆,数字赋能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6 10: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润灵   阅读 30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张丽文 朱潇津)为落实广东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及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近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数商兴农实践团赴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源村开展暑期 “三下乡” 活动。团队以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助力发展” 为主题,通过家风家教长者慰问、乡村文化品牌调研、乡村形象宣传视频拍摄等系列活动,发挥专业优势,为下源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数商兴农实践团为下源村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地标拍摄宣传

一、家风传承润心田,长者食堂显温情

实践团走进下源村长者食堂,开展 "传承好家风,温暖夕阳红" 主题慰问活动。团队创新活动形式,将慰问与家风传承相结合,通过 "听老人讲家风"" 为老人诵家训 ""与老人话家教" 等特色环节,让传统美德在代际交流中传承。

▲图为数商兴农成员与长者食堂老人交流的场景

在 “家风故事会” 环节,83 岁的严奶奶在长者食堂,向实践团成员,讲述起下源村延续百年的 “忠孝传家” 传统。

“下源村的家训代代相传,第一条便是‘孝亲敬老’,这是刻在全村人心里的准则。” 严奶奶解释道,这一传统从祖辈延续至今,早已融入村民的日常言行。过去村里老人常面临用餐不便的问题,村里依据家训精神修建了食堂,每日提供热乎饭菜,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难题。

▲图为数商兴农成员与严奶奶谈心交流的画面

二、分组并进深调研,把脉文化品牌建设

为全面掌握下源村文化品牌建设现状与需求,数商兴农实践团以走访入户为主要方式开展系统调研。成员深入村民家中及文化场所,通过问卷收集基础数据,与村干部、老村民访谈挖掘文脉,为后续推进工作提供依据。

▲图为数商兴农实践团成员在村民家中走访访谈的场景

在下源村古朴的巷道中,实践团成员们与村民深入交流。在村民张叔的家中,成员们认真聆听这位老村民讲述下源村的发展变迁。这次深入走访,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对下源村的发展历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

▲图为“数商兴农”成员在调研下源村村民画面

三、书院焕彩赋新能,数字传播扬文脉

在下源村调研期间,实践团对承载百年文脉的春山书院产生浓厚兴趣。这座古书院不仅记录着村庄历史变迁,更通过文化活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图为数商兴农实践团拍摄春山书院外景的场景

为充分挖掘春山书院的文化价值,实践团专门成立了春山书院宣传小组。在三下乡活动期间,小组成员们带着专业拍摄设备走进书院,计划为其拍摄一组高质量的宣传视频。他们希望通过镜头,展现书院古朴典雅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为数商兴农实践团拍摄春山书院的门口场景

团队成员小张表示:要通过镜头讲好书院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它如何以文化滋养乡村,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此次“三下乡” 实践活动,数商兴农实践团深刻体会到数字技术与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中的融合力量,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文化根脉的延续。

一审 | 林婕儿 张安俊

二审 | 孙杏桃 马婧潇

三审 | 马南奎

供稿|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数商兴农实践团 张丽文 朱潇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润灵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