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晏晨阳)为践行厚植传统文化根基的创新之举,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深厚底蕴与鲜活生命力,近日,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婺本清源”社会实践队在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开展了两堂生动的传统农业实践课。
撷春芽,淬茶香
凌晨5时许,当城市还在沉睡,“婺本清源”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已整装出发。他们迎着熹微晨光,徒步向生态茶田进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抢鲜”采茶实践课。
因荷田村没有茶叶种植基地,实践队员们选择前往距离荷田村三公里的桃源村学习婺源茶叶采摘。近一小时的跋涉,不仅是对体能的考验,更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一杯好茶背后茶农日常劳作的艰辛与通往自然的虔诚。
▲图为实践队员在走往茶田的路上。程镇琴摄
抵达茶田时,晨曦恰好穿透薄雾,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嫩芽初绽,沾满晶莹的露珠。队员们迅速分散到指定茶垄,在茶农的现场指导下,学习辨识符合“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标准的优质鲜叶。他们凝神屏息,指尖轻巧地运用“提手采”法,小心翼翼地掐断茶芽,避免损伤叶片。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采摘茶叶。程镇琴摄
当朝阳完全升起,队员们已是汗透衣背,但竹篓中承载的翠绿茶青让他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满足。回望云雾缭绕的茶园,队员们感慨万千。他们表示,这次徒步采茶的经历,远比想象中辛苦,也远比课堂学习来得深刻。它不仅让大家掌握了初步的采茶技能,更理解了每一片茶叶从枝头到杯中漫长旅程的起点,体会到了茶农“看天吃饭”的智慧与不易,以及传统茶文化中蕴含的“精行俭德”精神。这份沾着晨露、浸着汗水的体验,将成为他们理解中国茶文化深厚底蕴的宝贵基石,激励他们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识百草,叩杏林
为感悟杏林真谛,践行济世初心,“婺本清源”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入荷田村田间地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草药辨识与采收实践活动。队员们将课堂知识搬进田野,亲身体验“识药、采药、知药”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情感。
▲图为实践队员在搜寻中药材的路上。李美珍摄
晨曦初露,队员们便手持专业采药工具,穿梭于纵横交错的田垄之间。他们的目光专注地搜寻着鱼腥草、南天竹、菟丝子等各类药用植物。每一次俯身、每一次小心翼翼的采摘,都伴随着对草药形态特征的细致观察。手指触摸着草叶的质感,鼻尖萦绕着泥土与药草混合的独特气息,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队员年轻的脸庞上。
▲图为实践队员摘了一株中药材。李美珍摄
理论结合实践,田间地头变课堂。此次实践绝非简单的采摘劳动。亲手采下的每一株草药,都成为队员们理解其药用价值的鲜活教材。鸡冠花、车前草、艾草……这些在教材中熟悉的名字,此刻以鲜活的形态呈现在眼前。队员们结合实物,热烈讨论着它们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当药篓渐满,他们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实践成果,更在实践中将书本理论内化为深刻理解,真切感受到每一味草药所承载的生命疗愈力量,体会到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的博大精深。此次“寻访杏林”之行,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对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刻叩问与觉醒。
▲图为实践队员摘的所有中草药。方露婷摄
本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将中医药的“草木仁心”与茶文化的“指尖匠心”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课堂。健康青年学子通过躬身实践,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更深切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创新育人形式,让传统文化在知行合一的沃土中焕发新生机,为培育兼具文化自信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注入源头活水。
指导老师:万敏 吴国栋 程镇琴
一审 | 程镇琴 二审 | 万敏 三审 | 吴国栋
供稿 | 晏晨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晏晨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