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职业学院“青马工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前几日的热情,如期开始了在姚湖社区志愿服务的第四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社区教室的窗户洒下斑驳的光影,这份专属于清晨的活力,悄然拉开了今日课堂的序幕。志愿者们将与孩子们一同走进语言与创作的奇妙世界,让灵动的表达与多彩的想象,在这个炎炎夏日中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图为志愿者给小朋友们上课)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璐涵 供图
在生动有趣的语言课堂上,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星光。志愿者以温柔语调引领,借趣味与挑战并存的闯关游戏为引,带着孩子们一步步攻破“看图说话”难关,缓缓展开一副色彩鲜艳的图画。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身影满怀信心地站起,目光专注地盯着画面,开始慢慢的描述图中的景象。从起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流畅自如,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与提升。课后,当孩子们从容地完成看图说话作业时的那份自信与成就感在他们眼中闪烁,让整个课堂都洋溢着童真与成长的交织。
(图为志愿者教小朋友画莲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亦轩 供图
志愿者通过讲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来引出今日的绘画主题——清廉。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与鼓励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中。他们用稚嫩却又充满力量的笔触,描绘出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莲花。这些莲花或含苞待放,或盛开绽放,或肆意张扬,每一朵莲花都是孩子们以心灵感悟,用童真笔墨完成的作品。这堂以清廉为主题的绘画课,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绘画中收获快乐,更是希望他们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图为志愿者指导小朋友蜡染)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杨雅洁 供图
古韵悠悠传千古,非遗璀璨映今朝。志愿者带领小朋友走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苗族蜡染。蜡染以蜡为墨、以蓝为色,将岁月沉淀的智慧与自然灵韵凝于纸上,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带着对蜡染神奇变化的期待,孩子们即将亲手开启蓝白交织的魔法。随后志愿者们微笑着一一分发蜡染的材料到孩子们的手中,孩子们的眼中瞬间闪烁起了兴奋的光芒,小手早已按捺不住,都想跃跃欲试。他们握着蜡笔在纸上尽情的勾勒着图案,有的画歪歪扭扭的小花,有的描灵动活泼的小鱼,还有的随意涂抹出星星点点。当颜料轻轻晕染开来,奇迹般的美妙效果便逐渐浮现:未被蜡笔覆盖的地方浸出温润的蓝色,与留白处相互交织,形成独特而美丽的纹样,这每一件成品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哇!”惊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举着作品左瞧右看,在这独特的艺术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图为小朋友的蜡染作品)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行怡 供图
语言课堂的灵动表达,莲花绘画的清廉寄寓,非遗蜡染的文化浸润,串联起“青马工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与孩子的夏日约定,让知识传递、品格培育与文化传承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这天的精彩课程。这份夏日之约还在行动,“青马工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将继续带着热忱不断前进,勇往直前!
通讯员:龚晓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亦轩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