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赣鄱红土,实践赋能乡村振兴——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翼赣鄱红 青春薪火传”实践队赴广昌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5 02: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雨轩   阅读 8.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在田间地头学好“行走的思政课”,在躬身实践中学好“一线的专业课”,激活乡村振兴青春动能,传承红色文化根脉,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翼赣鄱红 青春薪火传”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3日至9日走进抚州市广昌县这片热土,以“产业调研+红色研学+教育帮扶”的多维实践路径,用眼睛透视古镇发展的迫切需求,用耳朵倾听最基层人民的心声,用鼻子与舌头触及乡野的芬芳与土地的馈赠,用心感受将专业所学融入乡土建设的深刻意义。队员们穿梭于田间阡陌、古建群落与红色阵地,通过直播助农、老兵访谈、特色支教课堂等形式,将专业所长转化为乡村建设的智慧方案,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脚步丈量土地阡陌,透视产业振兴之需

实践首日,队员们便深入走访驿前镇白莲、泽泻种植基地及“驿莲小筑”民宿,直击农产品初级加工利润薄弱的痛点,聆听返乡创业者的困惑与期待。依托古镇深厚的明清商帮文化底蕴,提出了“农旅融合+产业链延伸”的发展路径。7月4日,实践队联动返乡企业“莲芙蓉”酒业开展直播助农,通过新媒体矩阵热情推介莲子酒等深加工产品。并深入莲农家中体验学习传统烘干工艺,感受炉火的温度与劳作的汗水,以“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躬身亲历中透视产业振兴的深层需求。

▲图1为实践队员开展直播助农活动  直播间截图

侧耳聆听烽火故事,心灵感悟信仰传承

7月5日,在当地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围坐在援越抗美老兵赖广东身边,全神贯注地聆听他讲述“保卫祖国”的峥嵘岁月,枪炮声仿佛穿透时光在耳畔回响。大家共同倾听党龄55年老兵赖登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质朴誓言,用心感受那份穿越时空、历久弥坚的初心坚守。  

▲图2为实践队员们拜访援越抗美老兵赖广东 徐曼迪摄

7月7日,正值“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之际,实践队肃立于高虎脑战役烈士纪念碑前,重走当年布满弹坑的战壕,凝视着锈迹斑斑的遗物,用心感受那份沉甸甸的牺牲与荣光。在带队老师郭雨轩的引导下,队员们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外语学子们将耳朵听到的故事、眼睛看到的遗迹与心灵深处的思考贯通,在沉浸式研学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历史密码,让苏区精神与抗战精神的火炬在心中熊熊燃烧。

▲图3为带队老师为队员们讲解高虎脑战役历史陈萌摄

支教点亮求知目光,乡村课堂播撒希望

7月6日,“七彩假期”公益支教课堂在驿前镇温暖开启:航空科普课上,水火箭腾空而起,点亮了孩子们眼中对科学梦想的光芒;防溺水情景模拟中,队员们带领孩子们认真演练自救方式,用心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外语智趣课堂上,英语字母歌与单词“飞花令”打破了语言的壁垒,彻底激发小朋友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红色故事宣讲、传统文化科普中,队员们俯身与孩子们真诚对视,耐心解答他们的好奇,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悄然埋下爱国报国的理想信念。队员们以高校教育资源反哺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强国有我”的种子,让知识之光穿透城乡教育鸿沟。

 ▲图4为实践队员为当地儿童上航空科普课罗易婷摄

▲图5为实践队员们为当地儿童上外语智趣课徐曼迪摄

指尖触碰古镇遗迹,校地共绘振兴图景

7月8日,队员们深入明清古建筑群与各家祠堂、红军指挥部遗址进行实地勘察,试图解码村旅新模式。随后,一场聚焦驿前振兴的深度交流研讨会热烈举行。队员们与赣东学院师生围坐一堂,双方共同梳理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探讨如何将高虎脑战役遗址等宝贵资源转化为沉浸式研学与红色旅游的增长点,并就莲子产业链延伸、品牌打造等产业痛点展开了头脑风暴,思想的火花在交流探讨中频频闪现。研讨余温未散,校地三方携手举办了一场献给村民的“晚会”。晚会节目纷呈:赣东学院学子带来充满青春活力的歌舞,外语队员们则献上红色歌曲与歌曲串烧,当地村民更是踊跃登台,唱响传统戏腔、流行音乐,带来活力四射的动感舞蹈。眼睛所见是村民灿烂的笑脸和忘情的鼓掌,耳朵所闻是此起彼伏的喝彩与乡音浓厚的互动,心灵所感是校地情谊的升温与乡村文化活力的喷薄。这场由青年学子与在地村民共创共享的“村晚”,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理论与实践、高校与乡村的距离,让振兴的愿景在共同的文化体验中变得可感可亲、深入人心。

▲图6为实践队与赣东学院“泽雨微光润青禾”社会实践队开展交流研讨会赣东学院摄

▲图7为实践队与赣东学院实践队共同举办“村晚”徐曼迪摄


实践拓宽思维视野,心灵深化乡土认知

最后一天,实践队走进江西省耀莱农产品有限公司,了解从田间到车间的完整链条。队员学习了莲子从去壳、通芯到分级的现代化流水线作业的生产要点,用心理解标准化生产对提升品质与效益的关键作用。随后队员们亲身体验数小时的流水线操作——指尖感受去壳剥离莲蓬的触感与效率,鼻尖萦绕新鲜莲子清冽的香气,舌尖品味不同加工阶段莲子滋味的微妙变化。这趟沉浸式的“产业课堂”,让青年大学生不仅用眼睛看到了模式,更用双手触摸到了产业升级的脉搏,深刻感知科技赋能对传统农业转型的迫切性。

▲图8为实践队走进江西省耀莱农产品有限公司协助生产郭雨轩摄

当日,团队应邀走进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透过远古恐龙化石、动植物标本及特色矿产,解码地球46亿年演化密码。实践队同时参观了汤显祖纪念馆、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的沉淀中增长文化内涵,探索“文化+商业”的多种可能。地质与文化碰撞的研学经历,以自然科学的视角拓宽了实践育人的维度,让队员们在人文与科学的交融中深化对足下这片乡土大地的理解与热爱。

▲图9为实践队在汤显祖纪念馆体验学习各类戏腔罗易婷摄

以青春之笔,书写新时代实践答卷。七日实践,实践队脚步遍及田野、古建、红色遗址与乡村课堂;眼睛捕捉需求、历史、童真与科学奇观;耳朵倾听老兵箴言、莲农心声、童声稚语与大地回响;鼻舌品味莲香、酒醇与乡野气息;心灵则在每一次触动中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队员们化身“产业破局者”“文化传承者”“教育摆渡人”,累计开展5场直播助农、4大特色公益课堂、2位老兵深度访谈及4次主题研学,将外语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翻译器”与“加速器”。实践队后续将持续为广昌提供智力支撑,并呼吁广大青年从“观察者”变为“建设者”,让青春在赣鄱红土上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供稿:黄慧贤  郭雨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雨轩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6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