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史星火到抗联壮歌——川北医学院学子解码哈尔滨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14 23: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39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为追寻红色根脉,铸牢新时代红医报国之志,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 “红医铸魂,历史明志”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16名师生,于7月13日先后走进哈尔滨党史纪念馆、东北抗联纪念馆和哈尔滨博物馆,开展了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主题研学活动,在红色地标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历史长河里汲取奋进力量。

党史纪念馆:触摸信仰基石

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说中,师生们驻足凝视着泛黄的老照片、字迹斑驳的珍贵文件和带着岁月痕迹的实物展品。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松花江畔悄然播撒下革命的星火,到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如澎湃浪潮般席卷全城;从抗日战争时期烽火连天的艰苦卓绝,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迎接解放的胜利曙光…… 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在眼前徐徐铺展。早期革命者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坚守信仰、传播真理的无畏精神,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每位实践团成员的心中,让大家对革命信仰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抗联纪念馆:致敬民族脊梁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实践团成员走进东北抗联纪念馆。馆内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白山黑水间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抗联英雄的形象,通过栩栩如生的场景复原、翔实的史料记载和令人心碎的遗物展示,变得愈发清晰而崇高。当听到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仅靠棉絮和草根充饥,始终坚守阵地,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事迹时,在场的师生们无不热泪盈眶,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东北抗联的英勇壮举,不仅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史诗,更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并肩作战的生动见证,这份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出的深厚情谊,已然成为矗立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丰碑。

哈尔滨博物馆:探寻红色沃土

哈尔滨博物馆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这座城市恢弘历史与多元文化根基的窗口。在哈尔滨博物馆6号馆中,大家沿着时光的轴线,系统梳理了哈尔滨从一个中东铁路枢纽逐步崛起,历经风雨沧桑的巨变,最终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的漫长历程。展览中,中东铁路时期工人阶级的集中,为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埋下了坚实伏笔;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社会背景,深刻影响了当地革命活动的形式与发展轨迹;而解放后哈尔滨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全力支援全国建设的光辉历史,则清晰地展现了红色基因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延续性,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红色血脉与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

此次探访的三个场馆,宛如三面精准的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哈尔滨不朽的红色灵魂:党史纪念馆铭刻着革命信仰的坚实基石,抗联纪念馆彰显出民族脊梁的坚韧不屈与跨国界的革命情谊,哈尔滨博物馆则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城市发展的沃土之中。那些在战火纷飞中坚守信念的执着、在绝境之中守望相助的温暖,正是 “红医精神”——“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 在烽火年代最崇高、最生动的诠释,也为实践团的师生们注入了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文案:钟齐鹤  李俊贤  张亚玲   

图片:程瀚 陈昭琴  向思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