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师青年对话宁乡沩山“新农人”,在乡野课堂里探索青春创业梦

发布时间:2025-07-14 17: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喻扬   阅读 5.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喻扬 蒲河锦) 近日,宁乡市沩山乡薄雾缭绕,在长沙观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茶梨共生”基地里,翠绿茶垄间梨树亭亭,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一派生机盎然。衡阳师范学院青春公益行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在此探访新农人夏双的创业足迹,解锁其背后的乡村振兴密码。

▲图为实践团在夏双带领下参观基地 邝青云摄

基地创始人夏双正带着实践团穿行在236亩的基地内。“这就是我们的核心创新——‘茶梨共生’模式。”夏双指着相间的茶垄与梨树解释道:“夏天,梨树像天然的‘遮阳伞’,保护茶树不被太阳晒伤;冬天,梨树的落叶会腐化变成滋养茶树的肥料;茶树可以为梨树涵养水源、稳固根基。这样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谈及创业支持时夏双深有感触,政府此前为基地提供了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创业资金补助等保障,今年大雪后更是第一时间便安排专家团队驻点,指导冻伤花蕊抢救、茶树受损养护及科学修剪;平日里,科技特派员在梨树养护、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带来了系统化且实操性强的技术支持。

▲图为基地 夏双供

夏双经营的种植基地正逐步释放经济效益。她透露,受冻雨极端天气影响,今年梨子产量预计达5至6万斤,未来计划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至10至12万斤。与此同时,种植基地已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涵盖茶园和梨园的日常管护、采摘、分拣及加工等环节。“基地常年有8个固定岗位,像采茶摘梨高峰期还得聘请60多位村民过来帮忙。”

▲图为夏双与实践团畅谈未来规划 邝青云摄

展望未来,夏双分享道:“今年我们计划投资建设梨膏、梨酒生产线,让鲜果变身为养生梨膏、清甜梨汁、微醺果酒等产品;茶园也不只产茶叶,正在研发茶糕点、茶护肤品等衍生品。”在拓展销路方面,她说道:“我们创新推出了‘梨树认养’计划,树主可随时监督视察,秋收直邮到家。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抖音和微信视频号的直播带货以及发布短视频生态日记等方式,让沩山好物飞出大山,被更多人知晓和品尝。”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摘梨子 邝青云摄

在夏双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们亲身体验翠玉梨采摘、筛选残次果等农活。劳作后,成员们品尝着亲手采摘的鲜梨,忍不住赞叹:“清甜又爽脆!是原生态的味道!”这份源于生态种植的天然风味,成为劳动实践最生动的味觉教材。这抹甜味也流淌进了特殊人群口中,夏双代表“梨树认养”计划中的树主们,曾向当地200户脱贫监测户送去1000斤鲜梨。“农业靠天吃饭,但只要结出一颗果,我们就分一份甜给需要的人。”

▲图为实践团与夏双合影 邝青云摄

茶香氤氲,梨韵悠长。夏双向创业青年寄语:“把青春挥洒在乡村田野,光有热情不够,得真心热爱土地,更要守住初心、脚踏实地坚持。”衡师青年此行,不仅解锁了生态农业增效的“绿色密码”,更真切触摸到青年力量激活乡土的内生动力。这堂行走的实践课,照亮了学子们心系乡野、躬身实干的信念,也激励着他们将青春抱负融入强国征程,在广袤的田野上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喻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