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蒋雨涵、彭淑慧)为点亮孩子们的心灵之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公益团“紫荆花”支队为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少保中心”)的孩子们精心筹划了系列心理辅导课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7月13日,在少保中心指导老师杜玟静的倾力支持下,支队成员于近日圆满完成“心理沙盘操作专项技能培训”及“非遗拓印技艺研习活动”,为后续深入帮扶孩子们筑牢了坚实的专业基石。
专业领航,筑牢根基杜玟静老师为支队成员讲解心理沙盘技术原理与应用 高天玉炫摄
杜玟静老师作为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心理沙盘技术在抚平儿童心灵创伤中的独特价值。培训紧密聚焦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特点,融汇理论精讲与现场实操,生动解析了沙具背后的象征世界,以及如何通过沙盘展现内心世界等核心技术。
“紫荆花”支队成员、杜玟静老师与沙盘学习成果合影 高天玉炫摄
杜玟静老师现场真实还原个案辅导情境,成员们通过学习观察沙具摆放的先后顺序、在沙盘中的空间布局等细微之处,精准捕捉孩子内心的涟漪。在杜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亲手尝试构建沙盘场景,学习如何打开与孩子们进行“非言语心灵对话”的大门。
深耕教学,研习拓印
“紫荆花”支队成员专注学习拓印技艺细节 袁羽玺摄
为进一步提升后期对孩子们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教学质量,让孩子们更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紫荆花”支队的成员们主动走进拓印技艺传承课堂,向杜玟静老师系统学习拓印技艺,为后续课程的生动开展积蓄宝贵经验。
“紫荆花”支队成员在杜玟静老师指导下练习技法要领 袁羽玺摄
拓印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学习过程中,大家专注观察每一个细节,反复练习手法力度,针对拓印中易出现的纸张破损、图案模糊等问题及时请教,力求掌握技艺精髓。此次的主动研习是团队筹备非遗传承课程的重要环节,成员们将把亲身体验转化为更加生动的教学内容,计划通过“技艺演示+动手实践+文化解读”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亲手操作中感受非遗魅力。

紫荆花”支队成员展示拓印研习成果 袁羽玺摄
匠心守护,共育未来
此次系列培训活动,既是对《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积极响应,更是少保中心与高校公益团队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作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内唯一的专业儿童保护机构,少保中心此次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公益团的深度合作,不仅为志愿服务注入了专业厚度,更在特殊儿童群体心理支持与文化浸润模式的探索中,沉淀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紫荆花”支队的成员们将用沙盘搭建心灵桥梁,用拓印传递文化温度,在后续的团体辅导中用“沙具语言”倾听孩子心声,在非遗课堂上以亲身体验引导孩子触摸传统,用心用情助力特殊儿童群体重建心灵家园,让希望的种子在专业守护与文化滋养中,生根发芽、向阳生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尤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