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朝喷、王猛、李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浪潮中,产业发展成为激活乡土经济、赋能农民致富的核心引擎。为深刻领悟国家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引导青年深度融入基层、服务乡村发展大局,“同心探梦” 社会公益实践团奔赴云南省嵩明县嵩阳街道山脚社区,开展专项产业调研。青年学子们以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 的实干姿态,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厂房车间,在感知乡村产业脉动中,体悟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磅礴力量,以青春行动践行投身强国伟业的使命担当。
聚焦产业振兴,共话发展新篇
发展乡村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在山脚社区座谈会上,实践团与社区干部、产业带头人展开深度交流。社区党委书记李新龙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详细阐释社区在产业融合、特色农业与小微企业扶持中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山脚社区多元产业形态 —— 从蓬勃发展的草莓采摘、多肉种植等特色农业,到科技赋能的杜鹃花种植基地、热带鱼工厂化养殖,再到稳健运营的山泉饮用水厂,勾勒出产业振兴的鲜活图景。青年学子们以 “求知若渴” 的态度,聆听记录、互动提问,力求吃透基层发展经验,为后续投身乡村建设积蓄智慧力量。
特色农业:绿色转型的青春见证
在草莓园,实践团成员与种植户深入交流,探寻到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草莓产业以 “农旅融合” 为翼,依托入园采摘模式,实现从 “第一产业” 到 “休闲旅游新业态” 的跨越,大幅提升产业附加值。而多肉种植产业聚焦 “绿色生态 + 品牌化发展”,以环保育苗盆、可降解包装践行 “两山” 理念,凭精准对接中高端市场实现提质增效,为生态农业发展树立样板。这些实践让青年直观触摸到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强劲脉搏,坚定了以绿色转型赋能乡村振兴的认知。
科技兴农:智慧力量的生动感知
高山杜鹃花种植基地里,科技赋能农业的场景令实践团震撼。基地借现代农业技术突破生长周期瓶颈,探索电商直播拓宽销路,展现 “科技 + 农业 + 新业态” 的创新活力。在云南辰泓农业有限公司,先进循环水养殖系统、自主研发淡水繁育技术,既践行 “节水优先、绿色低碳” 理念,又为市场提供优质水产品,筑牢 “菜篮子” 保障。青年学子们在科技兴农实践中,深切感受智慧农业的无限潜力,激发投身农业科技创新的热情。
在云南辰泓农业有限公司(热带鱼工厂化养殖),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其先进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队员们对这种践行节水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赞叹不已。 其高产的加州鲈鱼,依托自主研发的淡水繁育技术,满足了市场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为保障“菜篮子”和推动产业升级作出了贡献。
生态好水:可持续发展的青春关注
溪嘻山泉有限公司立足生态优势,为地方提供稳定供水服务。实践团考察水源地与生产流程,了解其 “生态资源 + 民生保障” 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看到企业在饮水安全、区域发展中的巨大潜力。这一实践,让青年深刻理解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深刻内涵,坚定守护生态、服务民生的决心。
从田间到车间,“同心探梦” 实践团以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际行动践行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誓言。此次调研,既是生动的国情社情课堂,更是深刻的思想淬炼。实践团深刻感悟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机活力,坚定 “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青春奉献基层一线” 的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山脚社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大有可为、必将作为。未来,“同心探梦” 实践团将继续以青春之我,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朝喷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