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张碧婷) 7月8日,广州理工学院“纸脉承新”实践队赴廉江市日禾民间工艺社,深入调研湛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廉江手造纸制作技艺,为非遗活化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队于廉江日禾民间工艺社门口大合影
上午,实践队抵达青平镇斑鸠林村,走进日禾民间工艺社,“200年 6代人为了做好一张纸”墙上这几个大字引人注目。第五代传承人曹毅结合家族史,系统梳理技艺发展脉络:廉江手造纸技艺始于清道光年间,曹氏六代匠心传承,从创制纱纸滤油到创新成“手制纸”,再逐渐革新技艺,终成非遗瑰宝。
第五代传承人曹毅给实践队梳理技艺发展脉络
下午,团队分两组走访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地村民对手造纸认知度。调研发现:多数人知晓“曹师傅造纸”,却对其历史渊源与工艺价值认知不足,凸显非遗传播紧迫性。调研后,实践队返回工艺社对曹毅进行专访。专访中,曹毅表达愿景:“让手造纸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如装饰画、笔记本,使更多人感受其质感与美感。”他强调开放合作:“凡愿传播手造纸的媒体,这里皆敞开大门。”
实践队走访村民进行调研对第五代传承人曹毅进行专访
队员随后深入工坊,观摩手造纸的制作,廉江手造纸技艺严格遵循采割剥料、刮皮、浸泡等九道手工工序,切身感受“一张纸,千般力”的匠心。此次实践深化了青年对非遗传承的使命感,“纸脉承新”团队将通过创意设计助力廉江手造纸焕发新生。
实践队观摩手造纸制作
撰文 | 张碧婷
图片 | 田光兆
一审 | 张碧婷
二审 | 叶保军
三审 | 颜冬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碧婷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