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9日,河北科技大学“红色寻根小队”赴唐山乐亭,把课堂搬进这片承载着大钊精神的红色土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自2016年起,该校已连续九年坚持这样的“移动课堂”模式,让大钊精神如种子般“种”进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心中。
在这场“户外课堂”里,小队成员深入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纪念馆两地,化身志愿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李大钊先生的生平事迹,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让“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直抵人心。
小队成员在进行志愿讲解
为了让这堂“红色课堂”辐射更广,校、院领导老师与小队成员共同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在故居内,师生共同献花篮寄哀思,深入解读李大钊先生幼年启蒙、灯下苦读等成长往事,并朗诵《百年沧桑》选段,传递其“为真理求索”的初心。在纪念馆内,队员们讲述先生倡导新文化运动、参与建党、从容就义的光辉历程。此次直播活动吸引了1200余人观看,累计获得3.7万点赞量。
九载坚守中,“选拔—培训—讲解—反思—再实践”的闭环模式,让无数青年在实践中完成了精神的蜕变。从最初带着任务参与,到后来主动挖掘史料背后的故事;从单纯讲述历史,到将大钊精神与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相联结,这种转变恰是“种”的力量——大钊精神如同种子,在一次次触摸历史、传递信仰的过程中,悄然在青春心田扎根。未来,该校将继续守护好这个特殊的“课堂”,让大钊精神的种子在一届届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这堂跨越九年的“红色课程”愈发焕发光彩。
全体师生在李大钊纪念馆的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紫嫣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