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艺术学院文明倡导实践队于 2025 年 7 月 2 日,怀揣着青春的热血与担当,奔赴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开启了一场以 “移风易俗” 为主题的专项志愿宣传之旅。此次实践旨在倡导文明新风,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图为西昌学院艺术学院文明倡导实践队深入昭觉县火普村。 习学斌 供图
一、深入昭觉县火普村耐心讲解
实践队首站抵达凉山州昭觉县火普村,这是一个充满彝族风情的村落。队员们迅速投身于入户宣传工作,团队分成多个小组,深入当地村民家中,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耐心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为让当地村民更好地理解,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彝汉双语宣传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传达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祀等理念,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图为团队成员为居民耐心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 黄乐 供图
此外,实践队在入户宣讲的过程中还了解到火普村设立了“移风易俗红黑榜”,通过正面激励和反面警示的方式,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抵制陈规陋习。红榜上公示着在生活中带头倡导文明新风的村民事迹,如主动简化婚礼仪式、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等;黑榜则对违反规定的不良行为进行曝光。这一举措在村内形成了良好的监督氛围,有效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
图为火普村移风易俗红黑榜。张鑫森 供图
二、前往金地广场充分交流
短暂休整后,实践队当天下午前往昭觉县金地广场扩大宣传、提升活动影响力。宣传时,队员深入了解当地风俗并与居民交流,得知彝族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方面有独特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承载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但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给居民带来负担。居民虽意识到问题,但受传统观念影响,改变不易。队员倾听居民心声,结合移风易俗政策,与居民探讨在尊重传统基础上摒弃陋习、倡导新风。面对面交流让队员更了解当地风俗,也为宣传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在金地广场跟民众细致讲解沟通。 王俊涵 供图
三、艺术助力乡村,共绘文明画卷
在今日的推广活动中,实践队队员凭借专业技能,精心制作特色宣传海报,通过艺术表达,让移风易俗理念以更直观易懂的形式深入民心,增强民众的接受度与参与度,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青春活力。移风易俗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仅是起点,他们将持续关注乡村文明建设,运用专业技能为乡村移风易俗的改进提供创意与思路,助力乡村绘就文明新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鑫森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