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儿童的天真步伐,奔向梦想萌发的最初地方。告别盛夏,却又相聚盛夏。一支由扬州大学伯藜学社挑选的各学院总计11名优秀学子组成了扬州大学伯藜陪教团,同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共同开办爱心暑托班,在2025年7月10日这天,与孩子们上演了别开生面的活力美育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谆谆嘱托道:“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这正是扬州大学伯藜陪教团践行“蒙以养正,俭以养廉”教育理念的初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青少年的美育培养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仅仅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炎炎夏日里,陪教团的老师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课程。通过趣味横生的教学活动,他们为孩子们带来了阵阵清凉,让这个夏天不仅充满欢笑,更播撒下美的种子。
歌声悦动奇迹,活力舞动未来
“do、re、mi、fa、sol、la、si你们的小手在哪里!”一双双充满希望的小手挥动在旺旺老师“节奏de王国”音乐课堂。“ta ti ti di li di li 空”,随着一阵鼓点强烈的节奏席卷课堂,孩子们模仿视频《walking walking》的舞步开始手脚并用,随着节拍悦动,有的展开身子变成一个“大”字踢踏着脚步,有的紧握双手不断挥舞敲击着桌子,教室里“孩形乐器”一阵轰鸣迸发出独属于他们的生命活力。
图为7月10日暑托班孩子们于音乐课堂进行互动
接着《小鸡恰恰舞》吸引全场目光,孩子们大手大脚的动作配合奶声奶气的童音:“老师!我要当琪琪,我要当蹦蹦……”,现场气氛达到顶点好不热闹。歌曲《彩虹的微笑》的出现也宣告了这一堂活力满满的音乐课来到尾声,或许真如歌词所说:“天空是绵绵的糖,就算塌下来又怎样!”在未来的天空中这一双双高举的双手将成为光点坐标,引领他们去往真正的梦想彼方。
莲花灯摇啊摇,手风车转呀转
一张彩纸,一个纸杯,一根吸管就勾勒出了一个夏天。“小顾老师小顾老师,我们这节课上什么课呀!”,略带着急的声音掩饰不了按捺不住的心,小顾老师总是耐心地回答道:“这节课我们来做莲花灯和手风车”。孩子们跟着老师详细的手上动作,慢慢摸索一个复杂的莲花灯是如何通过一张简单的彩纸横、折制作出来的,看着一群“小工匠”们肉肉的小手做着稚嫩的动作,仿佛在雕刻一块璞玉。
图为7月10日暑托班孩子们于手工课堂展示莲花灯
一盏盏莲花绽放在手心,但还不够,孩子们的心又紧紧地被可以画上各种各样图案的纸杯风车所吸引。一个个废弃的纸杯盒如何“开出花”?小顾老师有趣地解释道:“将手中的废纸杯对称剪开成花瓣,再画上各种好看的图案,一杯花就做好了。”座位上此起彼伏的欢乐声响起:“老师快看,我的纸杯开出小熊猫啦!”“我要画彩虹花瓣……”。废弃的纸杯转个圈,就长出整个夏天,吸管弯成彩虹桥,童谣一吹,所有废弃物都开始发芽。孩子们的无穷创意打破了传统绿色环保的边界,生态课堂的践行是长远的,但那一粒粒绿色的种子就真正种进了心里。
图为7月10日暑托班孩子们于手工课堂制作和展示纸杯风车
当花叶遇见拓染,看小锤擂动非遗
太阳抵达正午的顶点,传承千年记忆的拓染,在爱心暑托班中被再次呈现。“‘草色捶染身上衣,映红犹闻彩花香’山本草木,源于自然,点染着我们的世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拓染吗?”小杰同学骄傲地说出他的答案:“老师!我知道我知道,拓染就是把植物印在纸上。”
孩子们满眼好奇地看着大屏幕中绚丽斑斓的天然植物染料,慢慢从陌生到熟悉,“蓼蓝、姜黄、红花、紫草”,一抹抹浑厚却又质朴的色彩,在几千年前被劳动人民发现的那一刻起便被赋予了超脱时空的含义。孩子们模仿古代先贤们手持擂锤,将花叶的汁液捶打进纱巾中,整间教室仿佛正处于染坊现场,轰隆隆的敲击声带着节奏,植物的一生就这样烙印在白纱布上,文化传承的回声也在那一抹抹嫩绿中得到传达。
图为7月10日暑托班孩子们于拓印课堂展示作品
从商周匠作穿越回现代非遗,像秦砖汉瓦那样镌刻着文明密码。中华文明的代代文化传承一直流淌在每一条炎黄血脉中。回望孩子们清澈的眼睛,倾听他们梦想的声音。凝心聚力,队员们始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不论是深入大山还是扎根基层,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扬州大学“藜”光扬梦伯藜陪教团一直在路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航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