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杨博文、俞孙楠)2025年7月12日,诸暨市总工会、诸暨市和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1+枫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的“童‘YANG’幸福托班”,以音乐疗愈、体能训练与创意手工三大课程为载体,展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在儿童服务领域的实践应用。
音乐课堂以《我们的明天》为媒介,通过单音练习和发音训练引导儿童表达自我,志愿者通过鼓励儿童反复吟唱“梦想启航”“勇敢去追”等歌词,强化其自我效能,帮助儿童在艺术体验中建立积极自我认同。
▲图为成员通过单音练习和发音训练引导儿童积极表达自我
拍拍操课程通过“彩虹拍手”“太空踏步”等游戏化设计,引导儿童在志愿者示范和同伴互动中学会观察、模仿,强化正向行为,既锻炼了身体协调性,也习得了团队合作规则。参加活动的一个小学员开心地分享道:“拍拍操太有趣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个超人,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和朋友们一起合作,真是太棒了!”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的“拍拍操”课程
手工环节以小暑节气为主题,志愿者们首先通过动画视频和实物展示,向孩子们介绍了“小暑三候”的传统智慧。随后,在创意手工环节,孩子们拿起黏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
他们灵巧地揉、捏、搓、压,将一片片碧绿的荷叶、一朵朵盛开的荷花、一只只活泼可爱的青蛙等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有的孩子还巧妙地利用色彩和形状的变化,表现出“温风至”“蟋蟀居宇”等节气特征。儿童在动手过程中主动内化节气文化意义,强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实现了“个人-文化-环境”的有机互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学员们的合影
据悉,本次托班主办方诸暨市总工会与高校、社工机构的跨界合作,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一模式既弥补了家庭暑期照护资源的不足,又通过“艺术-体能-文化”三位一体的课程设计,回应了儿童的发展性需求。后续联手承办方还将继续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深化社会工作在儿童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专业贡献。
撰文 | 杨博文
图片 | 李宝莹、徐伊依、毛嘉雯
审核 | 赵阳、郦超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俞孙楠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