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到7月8日,在清爽的海风中,山东交通学院“海洋文化新征程”实践宣讲团怀着求知的心情,前往威海海洋科技馆,进行研学志愿活动。同一起前来的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聆听大海的声音,探索海洋的奥秘,共同担负起海洋强国的重任。
7月2日,团队成员抵达科技馆,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助力来自江苏镇江中学的“驭梦镇江研学团队”和威海天立夏校的研学活动,成员们化身“海洋科普小助手”,协助馆内工作人员引导参与研学的中小学生有序参观。他们耐心解答同学们对海洋生物、海洋科技知识的疑问,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晦涩的海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激发同学们对海洋世界的探索热情。
7月3日,队员们协助在馆工作人员使用VR体验设备通过VR影像、可动座椅和实物模型,伴随着失重感座椅和实物模型,让儿童们可以亲身体验了深海探险的过程,了解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深海勘探技术及海洋环境保护等知识,切身体验现代海洋科技的创新成果。 利用卫星模拟系统,在海洋卫星的帮助下,让青少年们更加直观看到海洋深处的地势样貌,洋流流向和气象环境,能够学习到很多关于海洋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能让青少年体验卫星的操作过程,明白科研人员的付出与努力,感受到科技海洋强国的魅力。
7月4日,团队成员们跨越山海,与筑梦星火志愿服务队合作为菏泽支教点的同学们开启海洋科技科普之旅,以海为媒,传递威海独有的蓝色力量。成员们以威海海洋科技馆为窗口,带同学们“云游”海洋世界。从展示海洋生物演化的标本,到模拟海底探险的互动区,更着重介绍威海特色海洋故事。当讲到“海猛子”往昔潜入深海的艰辛与无畏,同学们眼中满是震撼;说起海洋养殖从传统到现代的蝶变,大家又为威海人的智慧点赞。在海洋科技篇章里,潜艇知识是重点,“奋斗者”号更是高光。成员拆解模型,讲解它如何像现代“海猛子”,深入万米深海,探寻未知。就像威海人传承勇气、拥抱创新,“奋斗者”号带着使命深潜,也带着威海对海洋探索的热忱,激励同学们勇闯科学深海。
7月5日,成员们向来参观的游客讲解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及创新模式,结合示意图为游客介绍了海洋牧场的核心技术及主要类型;向游客介绍威海的海洋产业发展史,一同回顾威海成为“中国海鲜之都”、“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的来时路;在“海洋科技城”主题展区,团队成员带领游客领略海洋科技的风采,为游客讲解了智慧港口的建设,威海市海洋工程装备等。同时,成员们分布在科技馆的各个角落,提醒参观者文明观展,引导人流有序流动,避免拥挤。遇到年纪较小的参观者,成员们主动上前照顾,确保其安全。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贴心的服务,获得了游客和馆方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7月8日,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编程课程辅导活动,成员们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和基础,精心设计了趣味横生的编程小游戏和实用小项目,通过一对一或小组辅导的形式,耐心引导孩子们理解编程逻辑,动手编写代码,从基础的图形化编程到简单的Python脚本,孩子们在团队成员的鼓励和指导下,逐步掌握了编程的基本技能,眼中闪烁着对科技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这次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需参与活动策划、科普讲解、设备操作等多项工作,这对他们的综合能力是全方位的锻炼。在与家长孩子沟通时,能提升语言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学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专业知识。在与菏泽乡村小学支教的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乡村儿童对海洋知识与技术的渴求,以及海洋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这种亲身体验会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到作为航运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关注社会需求,将所学知识用于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未来,团队会继续以海为桥,让更多人听见威海海洋的声音,让蓝色力量照亮更多求知之路,助力青春逐梦海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付学洲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