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青春筑梦团赴苟坝村开展党史学习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4 01: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蒋祺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王娇 寿萌萌 蒋祺)为培育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7月14日上午,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长征医影路,仁心映赤途”青春筑梦团在吕松书记的带领下走进贵州遵义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通过参观苟坝会议会址、共话乡村发展前景,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党史学习与乡村振兴教育实践活动。

初心引领入红村,会址重温革命史

抵达苟坝村,村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格外醒目,瞬间点燃了队员们的红色情怀。筑梦团首先来到苟坝会议会址,复原的会议场景生动还原了当年的革命历史,让队员们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吕松书记结合馆内实物与详实史实,细致讲述了苟坝会议的背景与经过,带领大家重温革命先辈在艰难处境中的决策历程。当被问及会议意义时,队员梁鑫坚定回应:“苟坝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毛主席的军事领导地位,为红军摆脱困境、四渡赤水胜利奠定了关键基础。”

图为筑梦团成员聆听吕松书记讲话 蒋祺 摄

场馆穿梭忆峥嵘,马灯照亮前行路

离开会议会址,队员们沿着先辈足迹,先后参观了苟坝会议陈列馆、红军马灯馆以及毛泽东住址、周恩来与朱德住地等历史遗迹。陈列馆内,大量珍贵的文物、文献、图片及声光影像资料,全面再现了1935年中央红军在苟坝的活动轨迹,让大家深入了解到会议围绕“是否攻打打鼓新场”的激烈争论,以及最终采纳毛泽东意见、避免红军重大危机的关键过程——正是这次会议决定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成为遵义会议的重要延续。

图为筑梦团成员阅读红军“马灯”的故事 蒋祺 摄

在红军马灯馆,32盏长征时期的马灯静静陈列。队员们驻足凝视,仿佛看到当年毛泽东手提马灯、连夜前往周恩来住处陈述己见的身影。“这盏灯照亮的不仅是山间小路,更是中国革命的前行方向。”吕松书记的话语让大家深切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真理的执着与担当。而毛泽东住地内狭小的房间、简陋的陈设,更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

共话振兴谋发展,青春接力承使命

参观结束后,吕松书记与筑梦团全体师生召开座谈会,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讲述了苟坝村从红色旧址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发展历程,并强调:“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力量,新时代青年当主动投身基层,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智慧。”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苟坝之行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红色洗礼。革命先辈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将激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惧困难挑战,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图为筑梦团全体师生参加座谈会留影 蒋祺 摄

这场行走的课堂,不仅是一堂深刻的党史教育课,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让队员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从认知深化为认同,更在心中锚定了方向 —— 未来,筑梦团成员将把苟坝精神融入日常,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医者仁心践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绚烂的光彩。(通讯员 寿萌萌 王娇)

图为筑梦团于苟坝会议会址前合影 蒋祺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祺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