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廖潞)2025年7月8日下午,石河子大学期刊中心“记忆传承,工遗‘石’光”寻访兵团故事实践团前往石河子市老街街道6-1社区,对原造纸厂先进建设者——高龄88岁的罗国荣进行了深度访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为兵团建设与垦荒的初代亲历者,罗国荣老人用饱含岁月温度的讲述,回溯与戈壁荒原相融共生的奋斗轨迹。一场关于兵团人艰苦奋斗、筑梦工业的岁月对话,在倾听与诉说中启幕。
▲图为“记忆传承,工‘遗’石光”实践团与罗国荣老人留影 沈雪妍供图
响应号召 扎根戈壁
1956年,当时的石河子还是一片荒芜戈壁。从湖北汉阳造纸厂培训完之后,罗国荣便背井离乡,远赴边疆。初到这片土地时,粮食短缺难以果腹,生活条件艰巨;可厂里的建设任务却如山压顶,并且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刚落脚,我就一头扎进了生产中!”罗国荣这样说道。据他回忆,那时排班从“三轮一换、每日八小时”,为抢进度改成“两轮一换、每班十二小时”,昼夜连轴转,累了便在厂里地窝子、食堂、车间空地和衣而卧,以厂为家,将汗水与热忱尽情倾洒在戈壁滩上。
▲图为1960年造纸厂工友的生产生活场景照片翻拍 顾依凡供图
党员淬心 本色长昭
罗国荣身为兵团党委骨干,一直以党员标准严以律己。他常言:“党员的思想觉悟一定要高,自身行得正,才能带好队伍。”成为党委核心骨干后,在处理党团事务与人情时,始终不偏不倚、大公无私。他强调:“党员要心正,当干部更要刚正,别讲官话、摆架子,得牢记使命、一心向党,万事以民为先!”谈及对青年一代的期许,罗国荣语重心长说道:“年轻人别怕吃苦!有苦能吃、受累能扛,只要坚持就一定有前途。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党员初心,是党员本色!”罗国荣老人的讲述,让实践团成员对红色信仰的坚守与传承使命有了具象感知。
▲图为罗国荣老人获得的的党委工作荣誉留影 顾依凡供图
岁月留痕 精神永续
访谈接近尾声时,罗国荣老人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他建设时期作出的卓越贡献和获得的荣誉,那满桌的证书和勋章,散着荣光,映照出他与同期的建设者们共同的奋斗征程;翻阅起厚厚的荣誉证书时,罗国荣脸上是满满怀念与骄傲的神情。他指尖轻划过一张张泛黄的纸张,闪烁的眸光中,激荡着戈壁建厂岁月的热血与豪情,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传奇。
▲图为罗国荣向团队成员展示荣誉证书 林凡舒供图
此次对第一代兵团建设者的深度访谈,使实践团成员得以近距离聆听罗国荣的亲身讲述。访谈记录承载着珍贵的兵团建设历史片段,有助于“挖掘兵团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使命在青年一代心中扎根。罗国荣的奋斗故事,为青年人提供了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他们以实际行动传承跨越时代的兵团奋斗精神。
撰文:廖潞 顾依凡
图片:林凡舒 顾依凡 沈雪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宇坤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