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医学子三下乡:圣迹中都悟政德,青春薪火照新程

发布时间:2025-07-13 23: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涛、李若愚   阅读 5.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杨涛、李若愚)追寻圣贤足迹、感悟儒家精神,2025年7月12日,济宁医学院“封毒锁艾”志愿服务队前往孔子宰中都政德教育馆,开展“汲取儒家智慧,筑牢服务初心”主题学习活动,在儒家文化发祥之地探寻政德精神的历史根脉与时代回响,助力队员们从中不断汲取智慧与力量,争做时代新青年。


图为 服务队在孔子宰中都政德教育馆合照(刘曙畅 摄)

汶上,古称中都,是孔子初仕为官、推行礼乐教化的实践起点。展厅全景展现了孔子治世智慧和施政亮点,通过对“孔子理政”“孔子居所”“垂钓处”等圣迹的复原场景的欣赏,队员们切实领会到了孔子初仕为官的背景、施政理念与实践;通过学习“器不雕伪”“厚养薄葬”以及“离任留靴”等富含政德思想的改革实践,队员们真切触摸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志愿行动“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之间一脉相承的责任纽带。


图为 服务队队员学习孔子政德事迹(王盈盈 摄)

“孔子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与志愿服务中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有着共通之处。”志愿服务队队长杨涛在参观后表示,“孔子在中都期间始终心系民生、务实笃行,这种担当精神正是志愿服务队伍需要学习的。”队员们也纷纷畅谈感悟,从孔子的施政实践中看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未来在开展志愿服务时,更注重以耐心、细心传递关爱,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汶上之行,为“封毒锁艾”志愿服务注入了深沉的文化动能。队员们从儒家思想中汲取的不仅是见贤思齐的道德自觉,更是将“仁爱”化为日常践履的行动哲学。这支以行动守护生命的队伍,正携着千年智慧之光,在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征途上,以德为桨,以仁为帆,驶向更深广的民心之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