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吴淳淳 陈哲 胡艺嘉)为深入挖掘茉莉花茶背后的文化底蕴,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寻迹茉韵芳华,赓续中华文脉”实践队走进福州,以“学习非遗技艺、探访文化场馆、调研宣传推广”为主线,开启了一场与茉莉花的深度对话,让千年茶香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古法窨制凝匠心,非遗传承见真章
实践首站,队员们来到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工作室,见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倪昌谋大师巧手制花茶。工作室里,倪昌谋大师为实践队展示醒花养护的特殊技艺:新鲜采摘的茉莉花经过筛选、摊晾,在他的巧手翻动下,逐渐舒展花瓣,释放出清幽的香气。这看似简单的工序,不仅是唤醒茉莉灵魂的关键一步,也为后续的窨制工艺奠定基础。
图为 倪昌谋大师现场展示“醒花”工艺
队员们近距离观摩了被誉为茉莉花茶“灵魂”的“九窨”窨制工艺。同工作室内的工作人员展开座谈交流,深刻了解从鲜花与茶叶的比例搭配,到控温发酵的精准把控,再到反复窨制的耐心坚守。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世代匠人的智慧。“九窨”工艺需历经九次鲜花与茶叶的融合、分离,耗时数月才能完成。这项复杂的工艺最终成就了茉莉花茶“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独特品质。
图为 实践队成员同工作人员座谈交流花茶制作工艺知识
倪昌谋大师以实际行动为传承非遗队员们讲述了工艺传承的故事,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坚守的精神,是匠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执着。
文化场馆探底蕴,群众心声赋新思
午后,实践队走进金鸡山公园,探访了以茉莉花为主题的茉莉花厅和文化展馆。该展馆是福州首个公园里的文化生活馆,茉莉花厅整体设计以传统茉莉花为灵感,分为“花蕊”“花田”“花房”等元素,营造出浓郁的榕城特色。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完美碰撞,让队员们对福州—“中国茉莉花茶之乡”的称号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图为 实践队成员于茉莉花台前的合照
旋即,队员们将目光投向了游客和路人。围绕“是否使用过茉莉花茶相关产品”“对茉莉花文创有何期待”等问题,队员们向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展开“面对面”访谈。那些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为实践队后续的茉莉花IP形象设计与文创开发提供了重要灵感。队员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脱离大众需求,只有倾听群众心声,才能让茉莉花文化真正走进生活、融入时代。
图为 实践队成员向公园游客讲解茉莉花茶故事
青春力量促传播,茶香飘进新世纪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是文化的学习者,更是传播者。实践队向金鸡山公园游客、沿街市民分发精心制作的茉莉花茶文化宣传手册,手册上包含窨制工艺的科普知识、福州茉莉花茶的历史故事。
图为 茉莉花茶宣传手册正面
图为 茉莉花茶宣传手册背面
此次实践之旅,队员们不仅触摸到了非遗技艺的温度,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的活力。正如那九窨窨制后的茉莉花茶,历经时光沉淀而愈发醇厚,福州茉莉花文化也正在代代相传与创新探索中,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芳华”篇章。
文字 | 郑雯溱 林诗颖 林泓茹
供图 | 张紫宁 吕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淳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