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梦方舟·童心共筑|调研篇:寻“山海“间的共富力量,悟泉井边村的和谐共富之道

发布时间:2025-07-13 17: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晶晶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浙江作为全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正以实践探索为乡村共富破题。山海之间的乡村沃土上,藏着怎样的共富密码?7月7日,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梦方舟·童心共筑”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泉井边村,在田间地头与产业阵地间,探寻乡村和谐共富的生动答案。

泉井边村文化礼堂内,在与村支书刘三富的访谈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泉井边村的甘蔗种植历史已逾400年,然而在2020年之前,这一产业曾陷入持续萎缩困境,村庄也长期处于“无产业、无项目、无规划”的“三无”状态。刘书记早年从事百货批发业务,事业稳步壮大,但他始终秉持“一人富,不算能耐”的理念。当选村支书后,他便锚定“富村、富民、富精神”的“三富”目标,致力于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探索共富路。

▲图为实践队员与刘书记访谈

“其实种植的不仅是甘蔗,更是祖祖辈辈赓续传承的文化基因与坚守精神。”刘书记向队员们表示,“最初提出将甘蔗培育为特色产业时,村民普遍持观望态度”。但“不能‘守着金饭碗要饭吃‘”,刘书记随即带领村民们引入专业研究机构,通过专业的技术指导与种植管理方案,甘蔗产业逐步走出低迷。

▲图为共富工厂

刘书记特别强调,产业复苏本质上是发展思维革新。通过系统性整合村集体资源,泉井边村已逐步构建起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成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曾经“一人富”的带头人,如今带领全村蹚出了“人人富”的路子——闲置资源变资产,传统技艺变财富,村民的获得感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增强,“三富”目标正逐步落地为“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中特色产业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提供了鲜活样本。

访谈结束后,刘书记与实践队队员共同前往助力乡村共富的新产业——南瓜博览园。在3000多平米的智能大棚内,50余个特色南瓜品种令队员们眼前一亮。据介绍,大棚设亲子DIY区域,并推出自打理、半托管、全托管三种认领模式,通过多元业态带动村民增收。

▲图为南瓜博览园

在大棚里,刘书记谈及将博览园打造成地方名片的深意:一是以南瓜为载体构建文化宣传窗口,凝聚乡村发展共识;二是填补1月至9月甘蔗产业空档期,形成“甘蔗+南瓜”的全年产业闭环,为乡村共富注入持续动力。离别之际,队员们纷纷挑选购买着科技感满满的南瓜,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实在心意,为这片土地的共富蓝图添些暖意。

▲图为刘书记介绍南瓜

此次探访让实践队深切感受到,从特色种植到业态创新,从资源盘活到精神富足,泉井边村在山海之间写下的共富答卷,正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以产业为笔、以民心为墨,方能绘就和谐共富的美好图景。

▲图为刘书记与实践队员的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晶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