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青年力量在行动 ——四川师范大学“传神有数”数字文化推广团队在沙湾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3 17: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诗佳 张钰晞   阅读 55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地协同,2025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组织开展“传神有数”数字文化推广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赴乐山市沙湾区,围绕郭沫若文化资源展开文化调研与服务工作。

▲图为“传神有数”数字文化推广团队在郭沫若纪念馆

专业结合 实践内容丰富

本次实践活动以郭沫若纪念馆为依托,以“郭沫若故乡文化 + AI智能体 + 美术视觉设计”为实践主线,结合学生专业特长与当地文化需求,开展了涵盖文化传播、数字交互、文创设计等多项实践内容。团队成员通过问卷调研、访谈记录、展陈采集等方式,了解公众对郭沫若文化的认知现状,并基于分析成果设计初步IP形象,探索“文化+科技”的数字传播路径。

深化交流 明确服务目标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团队与沙湾区旅游景区服务中心、郭沫若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开展交流座谈,围绕数字系统构建、文化内容呈现等议题进行深入沟通,明确了服务目标,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实践过程中,团队还参观调研了郭沫若故居展陈空间,采集图文、影像素材,为后续智能导览系统。

与IP视觉形象设计打下内容基础。围绕数字系统构建、文化内容呈现等议题进行深入沟通,明确了服务目标,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实践过程中,团队还参观调研了郭沫若故居展陈空间,采集图文、影像素材,为后续智能导览系统与IP视觉形象设计打下内容基础。

▲图为团队师生与郭沫若故居景区领导合影▲图为“传神有数”文化数字推广团与郭沫若纪念馆领导洽谈

慰问指导 汇报交流成果

7月10日,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卫东一行前往沙湾,看望慰问正在开展三下乡实践的学生团队。师生在沙湾现场进行了成果汇报与主题交流,围绕前期调研数据、访谈内容分析、IP形象草图等工作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就当前设计阶段存在的文化表达深度、视觉风格统一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图为“传神有数”文化数字推广团全体成员与肖书记合影

肯定成果 指导未来方向

肖书记对团队所取得的阶段成果表示肯定,强调要进一步结合郭沫若多重文化身份,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提升IP形象设计的文化厚度与传播适配性。他鼓励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数字技术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

▲图为“传神有数”文化数字推广团全体成员与肖书记交流照片

持续推进 以行践学

此次实践活动是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积极推进“文化+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成果,也是在高校服务地方战略下,推动青年力量参与地方文化振兴的创新探索。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三下乡平台建设,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提升综合素养,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专业价值。也是在高校服务地方战略下,推动青年力量参与地方文化振兴的创新探索。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三下乡平台建设,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提升综合素养,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专业价值。

撰文 | 黄诗佳、杨楠、张钰晞

图片 | 陈煜睿、汪清、陈鑫雨

一审 | 卿光林

二审 | 黄婷婷

二审 | 肖卫东

终审 | 李绍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诗佳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