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律师”出庭,“大法治”进校园: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的普法课堂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2 17: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屈皓月 何家南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何家南、屈皓月、罗惠怡)为积极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围绕“五创融合,五育并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25年7月3日,佛山大学法学院十八夏乡实践队于顺德容桂育美上佳市小学开展模拟法庭普法课程,以“普法明智,法汇童心”为主题,旨在预防网络校园暴力,让法律进校园,为基层普法注入新动能。

▲图为扮演审判长的实践队成员和同学们一起等待课堂开始。通讯员 罗惠怡 摄

课程以“模拟法庭+普法知识讲座”的双层课堂为基础。第一节课开展模拟法庭,先是通过法庭构成和庭审过程的科普,再让同学们亲身参与模拟法庭角色扮演和案情讨论,形成理论先行到实践体验的递进教学,让学生们有机会亲自体验“小法官”的角色,深刻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

▲图为被告律师扮演者发表自己的答辩意见。通讯员 罗惠怡 摄

同时,实践队在参与类似的活动和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传统的模拟法庭缺乏互动性和实时反馈,导致没能扮演的同学通常有在模拟法庭课程中兴致不高,课后对课堂内容记忆不深等问题。对此,本次的模拟法庭将所有同学都纳入“原告律师”范畴,通过设置讨论小组,“小律师”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举出对自己当事人有利的证据和举证依据,并由老师设立积分排行给予奖励,更加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形成高效活跃的良性课堂。

▲图为同学们激烈的讨论着如何举证。通讯员 屈皓月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聆听同学的举证依据。通讯员 屈皓月 摄

在普法知识讲座上,老师以“法”字开篇,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激活课堂氛围,引发同学们对“法”的探索和思考。紧接着回扣模拟法庭案例,点明预防网络校园暴力的主题,普及网络校园暴力和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同学们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观念,打造了“互动开题+课堂回扣+实践延伸”的课堂链条。课堂氛围活跃,在课后的反馈中,同学们相较课前,法律认知水平显著提升,真正做到了将课堂中的法律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同学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通讯员 屈皓月 摄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正因如此,开展基层普法活动,尤其是开展基层普法进校园的活动才显得尤为重要。

▲图为普法课堂参与人员与同学们的大合影。通讯员 罗惠怡 摄

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将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积极探索基层普法进乡村的新范式。实践队计划在未来进一步丰富“智汇+”领衔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更多的基层普法方式,让乡村振兴之路在法治的阳光下越走越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屈皓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