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情“协”手点亮微光实践团队 走进如意社区关爱留守儿童

发布时间:2025-07-11 23: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博云,张子璇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胡博云)7月10日,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情“协”手志愿服务队走进如意社区,开展了以“点亮微光·守护童心”为主题的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队员们通过校园欺凌防治知识讲座与趣味轻土手工课相结合的形式,为社区留守儿童送去了知识与温暖,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清晨的如意社区活动中心里,早已坐满了翘首以盼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是父母忙于工作的留守儿童,平日里缺少陪伴与关注。当身着蓝色志愿服的队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具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眼中瞬间绽放出兴奋的光芒,清脆的“哥哥姐姐好”此起彼伏,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校园欺凌防治课:为成长筑起“防护墙”

 上午9点,校园欺凌防治知识讲座正式开始。队员李雨桐以一则生动的动画短片切入,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大家看,视频里的小刺猬故意抢走小兔子的画笔,还嘲笑它的新裙子,这就是一种欺凌哦。”她边播放画面边讲解,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举手提问:“那如果有人推我算不算欺凌呀?”“看到同学被欺负,我应该怎么办呢?”

 针对孩子们的疑问,队员们设计了情景模拟环节。在“遇到欺凌怎么办”的互动中,10岁的小朋友扮演被欺凌的角色,队员则引导他说出“请停止”“我要告诉老师”等应对话语。“以前我遇到同学抢我东西,只会默默哭,现在知道可以大声说不啦!”小朋友红着脸说,眼里满是自信。

讲座尾声,队员们发放了手绘的《防欺凌手册》,手册上用漫画形式标注了欺凌的表现形式、应对方法和求助途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既懂得保护自己,也学会尊重他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及时引导,更需要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 

轻土手工课:用创意点亮童心 

下午的轻土手工课充满了欢声笑语。队员们将五颜六色的超轻黏土分发给孩子们,提出了“我的梦想”创作主题。“大家可以用黏土捏出自己长大后想成为的人,或者最想拥有的东西哦。”队员鲁袁明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

两个小时的创作中,活动室里充满了想象力的碰撞:有的孩子捏出了会飞的房子,有的捏出了守护地球的超人,还有的捏出了一大家人围坐的场景。队员们将孩子们的作品整齐摆放在展示台,举办了一场小型“作品展”,每个孩子都获得了“创意小能手”证书。“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证书,我要把它贴在墙上!”捧着证书,开心地向队员们展示。

 青春陪伴:让关爱不止于一天

“平时孩子放学回家就自己待着,今天跟着哥哥姐姐学知识、做手工,笑得比过年还开心。”社区居民刘阿姨看着孙女举着黏土作品蹦蹦跳跳的样子,感动地说,“这些大学生真是把关爱送到了我们心坎里。”

 据了解,“青”情“协”手志愿服务队已连续三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三下乡活动,足迹遍布周边多个社区与乡村。“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性的陪伴,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理解责任与奉献的意义。”后续团队还将通过线上辅导、书信往来等方式,与孩子们保持联系,让这份关爱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队员们与孩子们挥手告别时,不少孩子紧紧攥着他们的衣角不愿松开。“哥哥姐姐明天还来吗?”“这是我画的画,送给你!”孩子们的话语与礼物,成为这个夏日里最动人的收获。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用真诚与热情,为留守儿童的童年添上了一抹明亮的色彩,也让“三下乡”的青春故事在基层土地上持续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博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