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被太阳吻透的土地上,灯芯草绿,灯芯草黄。它们始终以最朴素的姿态挺立在塔西村的田野里,像极了那些一辈子扎根于此的村民们。每一株灯芯草都承载着塔溪村人的汗水与希望,就像他们自己,虽然平凡却始终倔强地生长,将生命的光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
凌晨五点的最美风景。
开阔的田野是看日升绝佳的机位。凌晨四点半的闹钟响起时,露水正凝结在窗台。我们轻手轻脚地收拾装备,推开房门,却被扑面而来的光晃得眯起了眼——东方的鱼肚白已经浸透了半边天空,远处的山脊线上浮动着橘红色的光晕。“快走!要赶不上了!”队友们压低声音催促。我们一路赶往最佳视野,内心很快被眼前景象震撼。本该沉睡的田野却早已苏醒:此起彼伏的镰刀声像某种奇特的晨曲,弯腰劳作的身影在渐亮的天色中勾勒出流动的剪影。婶子把捆好的灯芯草码得齐整,草茎上未干的露珠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银光。
“你们咋起得这么早啊?”开着三轮的叔叔经过我们询问道,三轮上堆满了割下的灯芯草,新鲜的草香混着泥土气息在晨风中飘来。他古铜色的脸上挂着汗珠,脸上的笑容却是怎样都止不住。后续了解村民们三点就下地收割,趁太阳未出、清晨还凉多割些。
当太阳终于跃出地平线时,太阳的轮廓慢慢升起,清晨的凉爽渐渐被闷热所代替,我们却无暇顾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在金色晨光中,相连接着的灯芯草田中,数把镰刀同时扬起,草浪翻涌间,晶莹的露珠如碎钻般四散飞溅。收割的人们时而弯腰挥刀,时而挺起身子擦汗,他们移动的轨迹是那样整齐且干净。与时间赛跑的弯腰身影,在晨光中飞舞的草屑与汗珠,还有被太阳晒得发亮的黝黑脸庞,都成了这个清晨最动人的风景。
原来太阳每天升起时,这片土地早已开始了它热气腾腾的生活。或许乡村振兴就是这样,行得早走得远,藏在田间地头,依靠人民行动。
镜头下的最美笑容。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为塔溪村村民拍摄全家福即是我们能做的实事。喜欢记录生活的我们,扛着设备、物资下户到家,为村民提供免费全家福拍摄服务,用镜头记录下他们最朴实的笑容。
我们跟随彭副书记的脚步前往村民家中,爷爷奶奶早就换好精心挑选的服装在门口盼着我们到来。举牌的举牌、拍摄的拍摄、指挥的指挥,队员们各司其职。“西瓜甜不甜”、“爷爷帅不帅”、“奶奶美不美”等一句句话从队友口中说出,只为搏爷爷奶奶一笑,让摄影师有机会抓拍下幸福的瞬间。在与彭副书记的交谈中得知,这对老夫妻已是金婚,他们几十年感情如一日,既是爱情也是亲情。
我们继续走访拍摄,在一户家中,阳光斜斜洒进家中,两个藤椅紧紧挨在一块。爷爷坐在左手边,腰板挺得笔直,仿佛要把几十年的精气神都凝在这一刻;奶奶坐在右手边,手指悄悄拽一下衣角,又理了理鬓角的银发。收拾好的那一刻,爷爷奶奶自然的双手交叠胜却人间无数。“好,爷爷奶奶笑一个!”摄影师半蹲着构图,快门按下的瞬间,爷爷嘴角微微上扬,奶奶眉眼笑出月牙。
在一家三口的拍摄时,父母盛装出席。父亲换上带着蓝色花纹的白色衬衫,这是干活绝不会穿的颜色;母亲身着粉色衬衫,将黄金耳坠带上,对着镜子将鬓角的碎发梳上。儿子被安在父母中间,他别扭地坐下扯了扯衣领,却在母亲伸手替他整理头发时不自觉地微微低头。“来,看镜头。”妈妈攀着儿子脸上露着大大的微笑,儿子攀着爸爸比耶,爸爸眼角的细纹盛满笑意都封存在这方寸相纸之中。
返程时烈阳高照,相机里存着今天拍摄的数个家庭影像。我突然想起那句话:“日子就像核桃树,看着慢,其实一年年结的果都在那呢。”或许乡村振兴就是这样,在无数个平凡家庭的影像故事里,藏着最动人的成功密码。
我们褪去象牙塔的稚气,触摸着真正的中国乡土。在这期间,我们不仅感受着农耕的艰辛,更读懂他们扎根土地的坚韧和朴实;照片不仅是记忆的留存,更承载着我们对乡亲们最真挚的祝福。乡村振兴是人与人温暖的传递,让我们用行动贴近民心,用诚恳挥洒大地。
(撰稿:华艺洁 蔡旭泰/摄影:黄粤斌 吴怡)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蔡旭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